《徐用和御史墓山八韵 其四 璧池浸月》
时间: 2025-01-11 08:38:5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徐用和御史墓山八韵 其四 璧池浸月 李东阳 〔明代〕
古墓前头月一池,璧纹浮动不成漪。 半空影落秋毫见,午夜光生老蚌知。 犀火不劳温峤照,锦袍谁赋谪仙诗。 旧游回首伤心地,乂是烟愁雨暝时。
白话文翻译
在古老的墓地前,月光洒满了一个池塘,池水如璧玉般纹理浮动,却未形成波纹。 月光从半空中投下,连秋毫都能看见,午夜时分,月光照亮了老蚌,它也感受到了。 不需要犀牛角火来照明,谁能穿着锦袍吟咏谪仙的诗篇。 回忆起过去的游览,这里是令人伤心的地方,又是烟雨朦胧、天色昏暗的时候。
注释
- 璧纹浮动不成漪:璧纹,指璧玉般的纹理。这里形容池水在月光下呈现出玉石般的纹理,但并未形成波纹。
- 秋毫见:秋毫,指极细微的东西。这里形容月光非常明亮,连极细微的东西都能看见。
- 老蚌知:老蚌,指年老的蚌。这里用老蚌感知月光来比喻月光非常明亮。
- 犀火不劳温峤照:犀火,指犀牛角燃烧的火,古代认为犀火能照亮暗处。温峤,人名,可能是指某位善于用犀火照明的人。这里表示不需要犀火来照明。
- 锦袍谁赋谪仙诗:锦袍,指华丽的衣服。谪仙,指被贬谪的仙人。这里表示谁能穿着锦袍吟咏谪仙的诗篇。
- 旧游回首伤心地:旧游,指过去的游览。这里表示回忆起过去的游览,这里是令人伤心的地方。
- 乂是烟愁雨暝时:乂,又。烟愁雨暝,指烟雨朦胧、天色昏暗的时候。这里表示又是烟雨朦胧、天色昏暗的时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东阳(1447-1516),明代文学家、政治家,字宾之,号西涯,湖广长沙(今湖南长沙)人。他是明代中期的文坛领袖,诗文风格清新自然,尤以诗见长。他的诗歌多抒发个人情感,反映社会现实,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东阳为徐用和御史墓山所作的八首诗之一。徐用和是明代的一位御史,墓山可能是指他的墓地所在的山。李东阳在游览徐用和的墓地时,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月光下的古墓和池塘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古墓前头月一池”一句,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一个静谧而神秘的场景,月光洒在池塘上,形成了一种幽美的意境。“璧纹浮动不成漪”则进一步以璧玉般的纹理来形容池水的静谧,增强了画面的美感。
“半空影落秋毫见,午夜光生老蚌知”两句,通过月光照亮细微之物和老蚌感知月光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月光的明亮和神秘。“犀火不劳温峤照,锦袍谁赋谪仙诗”则通过对犀火和锦袍的提及,暗示了诗人对逝者的怀念和对逝者生前风采的追忆。
最后两句“旧游回首伤心地,乂是烟愁雨暝时”,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烟雨朦胧、天色昏暗的景象,更加深了诗中的忧伤氛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古墓前头月一池:
- 意思:在古老的墓地前,月光洒满了一个池塘。
- 用词:古墓、月一池,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
- 意象:古墓和月光下的池塘,形成了一种幽美的意境。
-
璧纹浮动不成漪:
- 意思:池水如璧玉般纹理浮动,却未形成波纹。
- 用词:璧纹、浮动、不成漪,形容池水的静谧和美感。
- 意象:璧玉般的纹理,增强了画面的美感。
-
半空影落秋毫见:
- 意思:月光从半空中投下,连秋毫都能看见。
- 用词:半空、影落、秋毫见,形象地描绘了月光的明亮。
- 意象:月光照亮细微之物,增强了月光的神秘感。
-
午夜光生老蚌知:
- 意思:午夜时分,月光照亮了老蚌,它也感受到了。
- 用词:午夜、光生、老蚌知,用老蚌感知月光来比喻月光的明亮。
- 意象:老蚌感知月光,增强了月光的神秘感。
-
犀火不劳温峤照:
- 意思:不需要犀牛角火来照明。
- 用词:犀火、不劳、温峤照,表示不需要犀火来照明。
- 意象:犀火,古代认为犀火能照亮暗处。
-
锦袍谁赋谪仙诗:
- 意思:谁能穿着锦袍吟咏谪仙的诗篇。
- 用词:锦袍、谁赋、谪仙诗,暗示了对逝者生前风采的追忆。
- 意象:锦袍和谪仙诗,增强了诗中的怀念之情。
-
旧游回首伤心地:
- 意思:回忆起过去的游览,这里是令人伤心的地方。
- 用词:旧游、回首、伤心地,直接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怀念。
- 意象:旧游和伤心地,增强了诗中的忧伤氛围。
-
乂是烟愁雨暝时:
- 意思:又是烟雨朦胧、天色昏暗的时候。
- 用词:乂是、烟愁、雨暝时,加深了诗中的忧伤氛围。
- 意象:烟愁雨暝,增强了诗中的忧伤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璧纹浮动不成漪”中的“璧纹”比喻池水的静谧和美感;“半空影落秋毫见”中的“秋毫见”比喻月光的明亮。
- 拟人:如“午夜光生老蚌知”中的“老蚌知”用老蚌感知月光来比喻月光的明亮。
- 对仗:如“古墓前头月一池,璧纹浮动不成漪”中的“古墓”与“璧纹”,“前头”与“浮动”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月光下古墓和池塘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通过对月光、池水、老蚌等意象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幽美而忧伤的氛围,增强了诗中的怀念和感慨之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古墓:象征着逝者和时光的流逝。
- 月一池:象征着静谧和神秘。
- 璧纹:象征着池水的静谧和美感。
- 秋毫见:象征着月光的明亮。
- 老蚌知:象征着月光的神秘感。
- 犀火:象征着古代的照明方式。
- 锦袍:象征着逝者生前的风采。
- 谪仙诗:象征着逝者生前的诗才。
- 旧游:象征着过去的游览和怀念。
- 烟愁雨暝:象征着忧伤和时光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璧纹浮动不成漪”中的“璧纹”指的是什么?
- A. 璧玉般的纹理
- B. 池水的波纹
- C. 月光的影子
- D. 古墓的痕迹
-
诗中“半空影落秋毫见”中的“秋毫见”指的是什么?
- A. 秋天的毫毛
- B. 极细微的东西
- C. 月光的影子
- D. 古墓的痕迹
-
诗中“午夜光生老蚌知”中的“老蚌知”用什么来比喻月光的明亮?
- A. 老蚌感知月光
- B. 老蚌的壳
- C. 老蚌的珍珠
- D. 老蚌的眼睛
-
诗中“犀火不劳温峤照”中的“犀火”指的是什么?
- A. 犀牛角燃烧的火
- B. 犀牛的眼睛
- C. 犀牛的角
- D. 犀牛的皮
-
诗中“锦袍谁赋谪仙诗”中的“谪仙诗”指的是什么?
- A. 被贬谪的仙人的诗
- B. 锦袍的诗
- C. 谪仙的衣服
- D. 谪仙的帽子
答案:
- A
- B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杜甫《月夜忆舍弟》: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李白《静夜思》与李东阳《徐用和御史墓山八韵 其四 璧池浸月》:
- 共同点:都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不同点:李白的《静夜思》更多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而李东阳的《徐用和御史墓山八韵 其四 璧池浸月》更多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李东阳诗集》:收录了李东阳的诗歌作品,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 《明代诗歌选》:收录了明代多位诗人的作品,可以对比不同诗人的诗歌风格。
- 《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解析和鉴赏,有助于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和艺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