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用韵促诸秋官和章》

时间: 2025-01-11 05:59:34

雪堂开卷坐分层,自扫西阶待客登。

盟在岂应寒似水,心烦长使热如蒸。

驱车路熟朝停惯,刻烛才多夜坐能。

独有东邻老同姓,为予谈笑解围曾。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雪堂开卷坐分层,自扫西阶待客登。
盟在岂应寒似水,心烦长使热如蒸。
驱车路熟朝停惯,刻烛才多夜坐能。
独有东邻老同姓,为予谈笑解围曾。

白话文翻译

我坐在雪堂中,翻开书卷,一层层地阅读,自己清扫西边的台阶,等待客人来访。
我们的盟约岂能像水一样寒冷,心中的烦恼却长久地让我感到热如蒸笼。
习惯了早晨停车的熟悉道路,夜晚则能熟练地刻烛而坐。
只有东边邻居的老同姓,曾经在谈笑中为我解围。

注释

  • 雪堂:指诗人的书房或居所,因其环境清幽,如雪般洁净。
  • 开卷:打开书本阅读。
  • 分层:指书卷的内容层次分明。
  • 盟在:指诗人与友人的盟约或约定。
  • 心烦:心中的烦恼。
  • 驱车路熟:指诗人对常走的道路非常熟悉。
  • 刻烛:指夜晚点烛读书或工作。
  • 东邻老同姓:指邻居中与诗人同姓的老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东阳(1447-1516),明代文学家、政治家,字宾之,号西涯,湖广长沙人。他是明代中期的文坛领袖,诗文风格清新自然,尤以诗见长。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东阳在等待秋官(古代官职名)的和章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友人的期待,同时也透露出内心的烦恼和孤独。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首联以“雪堂开卷”和“自扫西阶”描绘了一个宁静而有序的读书环境,同时也暗示了诗人的孤独和期待。颔联用“寒似水”和“热如蒸”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渴望和对内心烦恼的无奈。颈联则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展现了诗人的习惯和能力。尾联以“东邻老同姓”的形象,为整首诗增添了一抹温馨和希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雪堂开卷坐分层:诗人坐在雪堂中,翻开书卷,一层层地阅读,营造了一个宁静的读书环境。
  2. 自扫西阶待客登:诗人自己清扫西边的台阶,等待客人来访,表达了对友人的期待。
  3. 盟在岂应寒似水:诗人与友人的盟约岂能像水一样寒冷,强调了对友情的珍视。
  4. 心烦长使热如蒸:心中的烦恼却长久地让诗人感到热如蒸笼,表达了内心的焦虑和不安。
  5. 驱车路熟朝停惯:诗人习惯了早晨停车的熟悉道路,展现了日常生活的习惯。
  6. 刻烛才多夜坐能:夜晚则能熟练地刻烛而坐,展现了诗人的勤奋和能力。
  7. 独有东邻老同姓:只有东边邻居的老同姓,曾经在谈笑中为诗人解围,增添了一抹温馨和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寒似水”和“热如蒸”,形象地表达了情感的冷暖。
  • 对仗:如“盟在岂应寒似水,心烦长使热如蒸”,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友人的期待,同时也透露出内心的烦恼和孤独。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雪堂:清幽、洁净的环境。
  • 开卷:知识的追求和学习的场景。
  • 西阶:等待和期待的象征。
  • 寒似水:友情的冷淡。
  • 热如蒸:内心的焦虑和不安。
  • 驱车路熟:日常生活的习惯。
  • 刻烛:勤奋和能力的象征。
  • 东邻老同姓:温馨和希望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雪堂”指的是什么? A. 诗人的书房 B. 诗人的居所 C. 诗人的花园 D. 诗人的办公室

  2. 诗中的“盟在岂应寒似水”表达了什么? A. 对友情的珍视 B. 对友情的冷漠 C. 对友情的失望 D. 对友情的遗忘

  3. 诗中的“心烦长使热如蒸”表达了什么? A. 内心的平静 B. 内心的焦虑 C. 内心的喜悦 D. 内心的满足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客至》: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期待和欢迎。
  • 王维《酬张少府》: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友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李东阳的这首诗与杜甫的《客至》都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期待和欢迎,但李东阳的诗更多地展现了内心的烦恼和孤独。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李东阳诗集》:收录了李东阳的诗歌作品,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 《明代诗歌选》:收录了明代多位诗人的作品,可以进行更广泛的比较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