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山池诗》

时间: 2025-01-10 19:22:00

乐官多暇豫,望苑暂回舆。

鸣笳陵绝限,飞盖历通渠。

桂亭花未落,桐门叶半疏。

荷风惊浴鸟,桥影聚行鱼。

日落含山气,云归带雨馀。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乐官多暇豫,望苑暂回舆。
鸣笳陵绝限,飞盖历通渠。
桂亭花未落,桐门叶半疏。
荷风惊浴鸟,桥影聚行鱼。
日落含山气,云归带雨馀。

白话文翻译:

乐官在此悠闲地享受着,暂时在望苑中停留。
号角声响起,驱车驶向远方的边界,
飞舞的华盖穿过了通往水道的桥梁。
桂亭的花尚未凋落,桐树的叶子半遮半掩。
荷塘的微风惊起了嬉戏的鸟儿,
桥影下的流水聚集了游动的鱼儿。
夕阳西下,山间弥漫着山气,
云彩归来,带着雨后的余韵。

注释:

  • 乐官:指的是负责音乐的官员,通常在宴会上负责演奏音乐。
  • 暇豫:悠闲、暇逸的状态。
  • 鸣笳:指吹响号角,象征出行或庆典。
  • 飞盖:古代的华丽车盖,象征高贵或出行。
  • 通渠:指水道或运河。
  • 桂亭:桂树下的亭子,象征幽静的环境。
  • 荷风:指荷花的芳香和微风。
  • 桥影:桥的倒影在水中。
  • 日落:夕阳西下,象征时间的流逝。
  • 云归:云彩回归,带有降雨的预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庾信(约513年-577年),字子山,号少山,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及文学家,曾任职于南朝梁、陈等朝代,以诗歌见长,尤其擅长五言绝句和律诗。他的诗歌风格多变,情感细腻,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北朝时期的动荡社会,庾信常常借景抒情,描绘自然景色并蕴含个人情感,表达对生活的感受与思考。

诗歌鉴赏:

《奉和山池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图景,诗中融入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及对自然的热爱。开头两句通过乐官的悠闲状态,引出一幅热闹而又宁静的场景,乐官的存在象征着欢愉的生活,而“望苑暂回舆”则暗示了短暂的停留,仿佛在提醒人们享受当下的美好。接下来的几句描绘了山水之间的自然景色,尤其是荷风、桥影等意象,展现出一种恬静而富有生机的氛围。最后几句用“日落含山气,云归带雨馀”结束,既是时间的流逝,也是对自然变化的感悟,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营造出一种轻松、悠闲的气氛,同时也映射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具有较强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乐官多暇豫:乐官在闲暇中享受生活,暗示一种安逸的状态。
  2. 望苑暂回舆:短暂地回到美丽的园林,营造出一种悠闲的氛围。
  3. 鸣笳陵绝限:号角声响起,驱车奔向远方,象征着出行的开始。
  4. 飞盖历通渠:华盖穿过水道,反映出一种优雅的出行方式。
  5. 桂亭花未落:桂亭的花还未凋落,象征着生命的美好与希望。
  6. 桐门叶半疏:桐树的叶子稀疏,暗示季节的变迁。
  7. 荷风惊浴鸟:荷塘的微风惊动了嬉戏的鸟儿,表现出自然的生机。
  8. 桥影聚行鱼:桥的倒影下聚集了游动的鱼儿,展现出水的灵动。
  9. 日落含山气:夕阳西下,山间弥漫着气息,暗示时间的流逝。
  10. 云归带雨馀:云彩回归,带着雨后的余韵,象征着自然的变化和生命的循环。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日落含山气”,通过比喻手法将山气与日落结合,增强意境。
  • 拟人:如“荷风惊浴鸟”,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
  • 对仗:全诗使用了对仗的结构,使得诗句更加工整优美。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在自然面前人类的渺小与脆弱,同时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乐官:象征着欢愉的生活。
  2. 桂亭:象征着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3. 荷风:象征着生机与清新。
  4. 桥影:象征着人与自然的连接。
  5. 日落、云归: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乐官”是指什么?

    • A. 负责音乐的官员
    • B. 农民
    • C. 商人
  2. “荷风惊浴鸟”中的“荷风”代表什么?

    • A. 荷花的香气
    • B. 荷叶
    • C. 荷塘的微风
  3.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忧伤与怀念
    • C. 愤怒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庾信的《奉和山池诗》更侧重于描绘盛夏的宁静和生机,而王维的诗则更多地表现出秋天的孤寂与思考。两者都通过自然景物表达情感,但在意象和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庾信诗集》
  • 《南北朝诗词研究》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