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歌行》

时间: 2025-01-10 23:19:40

家住金陵县前,嫁得长安少年。

回头望乡泪落,不知何处天边?

胡尘几日应尽?

汉月何时更圆?

为君能歌此曲,不觉心随断弦!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家住金陵县前,嫁得长安少年。
回头望乡泪落,不知何处天边?
胡尘几日应尽?汉月何时更圆?
为君能歌此曲,不觉心随断弦!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的思乡之情。她的家在金陵,嫁给了长安的青年。她回头望向故乡,泪水夺眶而出,不知道何处是天边。胡人的战乱何时才会结束?汉朝的明月又何时才能再度圆满?为了你,我愿意唱这首歌,心中不觉已随断弦而去。

注释:

  • 金陵县:即今南京,是诗人故乡所在。
  • 长安:古代都城,象征繁华与离别。
  • 胡尘:指北方胡人带来的战乱与动荡。
  • 汉月:指汉朝的月亮,象征团圆与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庾信,字宗宪,号逸人,南北朝时期著名的诗人,出生于金陵,后仕于北魏,诗风清丽,擅长抒情,尤其以《怨歌行》最为人称道。

创作背景:

《怨歌行》创作于动荡的南北朝时期,社会动乱,离别与思乡的情感在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人通过描绘女子的思念之情,反映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与无奈。

诗歌鉴赏:

《怨歌行》是一首充满浓厚思乡情感的作品。诗中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位女子的内心世界,展现了她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爱情的执着。开篇通过“家住金陵县前,嫁得长安少年”交代了女子的身份和处境,接着“回头望乡泪落”,直接表达了她的思乡情愫,情感真挚而动人。

“胡尘几日应尽”,反映出战乱的无情,女子对未来的忧虑。紧接着“汉月何时更圆”则是对团圆美好生活的向往,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增强了情感的深度。最后两句“为君能歌此曲,不觉心随断弦”,则是女子对爱情的忠贞与无奈,形象地表达了她的心情随着音乐的断弦而失落,体现了诗人对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在抒情中结合了历史背景,情感深邃而细腻,充分展现了庾信作为诗人的情感表达能力和艺术造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家住金陵县前:交代了女子的家乡,金陵是她的根。
  2. 嫁得长安少年:说明她的婚姻状况,暗示了对长安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
  3. 回头望乡泪落:表现了强烈的思乡之情,情感真切。
  4. 不知何处天边:表达了对故乡的无尽思念与迷茫。
  5. 胡尘几日应尽:忧虑战争何时结束,反映了社会动荡的痛苦。
  6. 汉月何时更圆:渴望团圆,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7. 为君能歌此曲:表明了为了爱人而唱歌的情感。
  8. 不觉心随断弦:暗示情感的断裂与无奈,心痛而深切。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思乡之情比作“泪落”,生动形象。
  • 对仗:如“胡尘”与“汉月”,形成强烈对比。
  • 拟人:赋予音乐以情感,使得“断弦”与心情相连。

主题思想:

整首诗揭示了在动荡年代,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的紧密联系,表现了对战争的无奈与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充满了对和平与团圆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金陵:象征故乡,文化与情感的归属。
  • 长安:象征繁华,代表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胡尘:代表战争与动荡,带来的痛苦与焦虑。
  • 汉月:象征团圆与美好,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家住金陵”的诗人是?

    • A. 李白
    • B. 杜甫
    • C. 庾信
    • D. 白居易
  2. 填空题:诗中“胡尘几日应尽?”表达了对__的忧虑。

  3. 判断题:诗中“为君能歌此曲”表达了女子对爱情的无奈与执着。(对/错)

答案:

  1. C
  2. 战乱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 《江雪》柳宗元:孤独与思乡的情感交织。

诗词对比:

  • 《怨歌行》与《红楼梦》中的《桃花扇底江南水》,均表现了对故乡的怀念与对爱情的忧伤,反映了战乱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二者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但《红楼梦》更侧重于人际关系的复杂性,而《怨歌行》则直接表达个人情感的痛苦。

参考资料:

  • 《庾信诗选》
  • 《南北朝文学概论》
  • 《古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