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海色残阳影断霓,寒涛日夜女郎祠。
翠钿尘网上蛛丝。澄海楼高空极目,
望夫石在且留题。六王如梦祖龙非。
白话文翻译:
海面的颜色在夕阳下变得模糊,映照着彩虹的影子已经断裂。寒冷的潮水日夜冲击着女郎的祠堂。在尘封的翠钿上,网中悬挂着蛛丝。澄清的海面上,我登上高楼,极目远眺,看到“望夫石”在那儿,留下了题字。六位王侯如同梦一般,祖龙的存在已不再。
注释:
- 海色: 海的颜色,这里可能暗指海水的波动和夕阳的变化。
- 残阳影断霓: 夕阳的影子与彩虹的美丽景象,但已显得残破。
- 寒涛: 寒冷的海浪,表现出一种冷清的氛围。
- 女郎祠: 纪念姜女的祠堂,姜女是民间传说中忠贞的象征。
- 翠钿: 这里指的是装饰品,多指如翡翠般的装饰。
- 望夫石: 传说中姜女等待丈夫而化为石头的故事,象征忠贞与思念。
- 六王如梦: 指代历史上的六位王侯,意指他们的权力和地位如梦幻般短暂。
- 祖龙: 传说中的龙,代表帝王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字容若,号亦可,是清代著名的词人和诗人。他生于满洲贵族家庭,受过良好的教育,通晓汉诗和满文。纳兰性德的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清新雅致,尤其以词作见长。
创作背景:
《浣溪沙·姜女祠》写于清代。当时社会动荡不安,诗人常常用古代典故和个人情感表达对现实的思考与感慨。诗中提到的姜女传说,反映了对忠贞爱情的追求及对历史的沉思。
诗歌鉴赏:
这首《浣溪沙·姜女祠》是纳兰性德情感与历史交融的作品。诗的开头,描绘了海面在夕阳下的美丽景象,残阳与霓虹的结合,展现出一种柔和而又略显凄凉的气氛。接着,诗人通过寒涛和女郎祠的结合,表达了对姜女忠贞情感的崇敬。
在描写翠钿和蛛丝时,诗人运用了细腻的笔触,展现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澄海楼高的意象则引导读者向更高的视野迈进,仿佛在追寻那些逝去的历史与情感。看向“望夫石”,不仅是对姜女的思念,更是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思考。最后,提到的“六王如梦”,则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的沉浮相结合,传达出一种对权力与生命短暂的深刻认识。
整首诗在情感上充满了深邃的思考与无奈的感慨,展现了纳兰性德对爱情、历史和生命的独特见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海色残阳影断霓: 描绘了夕阳下海面的模糊情景,暗喻时间的流逝和美好的破碎。
- 寒涛日夜女郎祠: 寒冷的潮水日夜拍打着姜女的祠堂,表达了对忠贞爱情的哀伤与对历史的思考。
- 翠钿尘网上蛛丝: 细腻描绘了时间的痕迹和生命的脆弱。
- 澄海楼高空极目: 表达了诗人向往高远的目光与思绪。
- 望夫石在且留题: 在“望夫石”前留下文字,象征着对姜女的追憶。
- 六王如梦祖龙非: 历史的短暂与权力的虚幻,引发对人生的沉思。
修辞手法:
- 比喻: “六王如梦”,将历史人物比作梦,强调其短暂性。
- 对仗: 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节奏感。
- 意象: 通过自然景象与人文情怀的结合,表达了情感的深邃。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姜女传说的回顾,反映了对忠贞爱情的赞美与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个体情感与历史命运的交织。
意象分析:
- 海色: 象征复杂情感,反映内心的波动。
- 残阳: 时间的流逝与美好事物的消逝。
- 女郎祠: 忠贞与思念的象征。
- 望夫石: 对爱情的执着与渴望。
- 六王: 权力的虚幻与人类的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女郎祠”是指哪个传说中的人物? A. 孟姜女
B. 姜女
C. 王昭君
D. 西施 -
“六王如梦”中的“六王”指的是? A. 六位诗人
B. 六位历史王侯
C. 六位文人
D. 六位将军 -
诗中所描绘的海面是在什么情况下的景象? A. 晨曦
B. 正午
C. 夕阳
D. 夜晚
答案:
- B. 姜女
- B. 六位历史王侯
- C. 夕阳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
诗词对比:
- 纳兰性德 vs. 李清照: 两位诗人在情感表达上都极为细腻,均以个人情感为核心,但纳兰性德更注重历史的沉思,而李清照则更多地展现了对个人爱情的细腻描绘。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纳兰性德诗词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