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其一》
时间: 2025-01-24 18:01:2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蝶恋花 其一
自送行人无意味。
独上高楼,何处愁堪寄。
闻道长安西北是,
栏干不向东南倚。
别恨似烟春似水,
一阵轻寒,一阵游丝起。
小院落花飞燕子,
夕阳闲在蘼芜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送别朋友时的无奈和愁苦。独自登上高楼,满心愁苦却无处寄托。听说长安在西北方,但我却不想向东南倚靠栏杆。离别的苦恨如烟似水,时而感到一阵轻寒,时而又有游丝般的思绪升起。小院中,花瓣随风飘落,燕子掠过,夕阳静静地洒在蘼芜地上,一切显得宁静而又忧伤。
注释:
- 自送行人无意味:自己送别行人感到没有意义。
- 独上高楼:独自一人登上高楼,象征孤独。
- 愁堪寄:愁苦无处寄托。
- 长安西北是:指长安在西北方向。
- 栏干不向东南倚:不愿向东南的栏杆倚靠,暗示对离别的厌倦。
- 别恨似烟春似水:离别的怨恨像烟雾一样缥缈,像春水一样流淌。
- 轻寒:微微的寒意。
- 游丝:轻柔的丝线,象征思绪。
- 小院落:小院子,暗示宁静的环境。
- 蘼芜地:指夕阳照耀的地方,蘼芜是一种植物,常用于比喻美好的景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燮清(公元1686年-1768年),字念曾,号秋叟,清代诗人,擅长词作,风格清新脱俗,常取材于日常生活,表现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诗人对友人的离别之际,表达了他对友人离去的感伤和对生活无奈的感触。诗中通过富有画面感的意象,传达了离愁别恨的复杂情绪。
诗歌鉴赏:
此首《蝶恋花 其一》将离别的愁苦与春天的温暖景象相结合,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诗人在独自高楼之际,心中满是愁苦,无法倾诉,展现了深刻的孤独感。诗的开头“自送行人无意味”直接揭示了送别的无奈,随之而来的“何处愁堪寄”更是将这种情感推向极致,令读者感受到诗人心中无法寄托的忧伤。
“别恨似烟春似水”,将离别的苦涩比作烟雾与春水,意象优美而又含蓄,暗示着这种情感的无形与流逝。接下来的“轻寒”和“游丝”则描绘了春日的温暖与微寒的对比,细腻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感受。而最后一联“小院落花飞燕子,夕阳闲在蘼芜地”,则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伤感的氛围,尽显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依依不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自送行人无意味:直接表达送别的心情,感到此举毫无意义。
- 独上高楼,何处愁堪寄:独自一人登上高楼,满心愁苦却无处可寄托。
- 闻道长安西北是:提到长安在西北方,暗示对远方的思念。
- 栏干不向东南倚:不愿意向东南的栏杆倚靠,表现出对离别的不满。
- 别恨似烟春似水:比喻离别的痛苦如烟雾般缥缈,如春水般流淌。
- 一阵轻寒,一阵游丝起:时而感到轻寒,时而思绪如游丝般升起,表现情感的细腻。
- 小院落花飞燕子:描绘自然景象,花瓣随风飘落,燕子飞过,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夕阳闲在蘼芜地:夕阳西下,一切显得恬静而略带忧伤。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离别的痛苦比作烟雾与春水。
- 拟人:夕阳“闲在蘼芜地”,赋予自然以人的状态。
- 对仗:如“轻寒”与“游丝”,形成音韵的和谐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离别的深刻描绘,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无奈,传达了一种深沉的孤独感和淡淡的忧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楼:象征孤独与思索。
- 栏干:寄托着诗人的情感与期盼。
- 春水: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无常。
- 燕子:代表着离别与归来的希望。
- 夕阳:象征着生命的终结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行人”指的是: A. 诗人的朋友
B. 诗人的亲人
C. 诗人自己
D. 不明确 -
“别恨似烟春似水”中的“烟”主要表达了: A. 离别的痛苦
B. 春天的温暖
C. 诗人的希望
D. 诗人的孤独 -
诗中最后描绘的“夕阳闲在蘼芜地”意味着: A. 生命的结束
B. 生活的繁忙
C. 诗人的快乐
D. 自然的美好
答案: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纳兰性德《木兰花慢》
诗词对比:
- 比较黄燮清与李清照在离别主题上的诗作,两者都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感人的情感来表达对离别的无奈和思念,但黄燮清更偏向于通过自然景象来渲染氛围,而李清照则更注重内心情感的直接表达。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黄燮清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