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时间: 2025-01-27 04:11:2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鹧鸪天》 作者: 何振岱 〔清代〕
谁信消沉遂隔年。闲花荒圃记春前。何曾临别留微语,约略来书注断笺。深院里,白杨边。残更坠月曳钟圆。孤魂小胆知应怯,梦遍湖阴欲曙天。
白话文翻译
谁能相信时间的消沉让我们相隔了一年?闲散的花儿和荒凉的园圃让我回忆起春天的前景。曾几何时离别时没有留下几句温柔的嘱托,只有偶尔来的书信上简单的几行字。深院子里,白杨树旁。夜深了,月影摇曳,钟声响起。孤独的灵魂虽胆怯,却在梦中徘徊,渴望着曙光的到来。
注释
字词注释
- 消沉:意指情绪低落、消极。
- 闲花荒圃:指的是无人照料的花草和荒废的园圃,象征时光的流逝。
- 微语:轻声细语,指温柔的告别言辞。
- 约略:大约,稍微。
- 注断笺:用简短的纸张记录下的字句。
- 深院:指隐秘的院落,象征孤独。
- 孤魂:孤独的灵魂,表达一种无依无靠的感受。
典故解析
- 春前:指春天即将到来,通常象征新的开始与希望。
- 诗中提到的“白杨”和“湖阴”是常见的意象,往往用来表现幽静的环境和孤寂的心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何振岱,清代诗人,其诗风多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人生的思考。他的作品常常蕴含浓厚的情感,展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事的深刻反思。
创作背景 这首《鹧鸪天》创作于诗人个人生活的某个低谷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思考与对过往时光的追忆。通过描绘自然景物,隐喻内心的孤寂与对往昔的追忆,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诗歌鉴赏
《鹧鸪天》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抒情诗,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诗的开头“谁信消沉遂隔年”,以疑问句开始,表现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不信。闲花荒圃的描写,勾勒出一幅荒凉的景象,象征着诗人对于往昔春天的追忆与对美好时光的渴望。
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回顾与友人离别时的情景,提到没有留下温暖的言语和书信,显示出人际关系的疏远与孤独感。诗的后半部分,深院与白杨的描绘,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孤独的氛围,月光与钟声的交相辉映,进一步加强了孤魂怯懦的情感。
整首诗在意象上运用丰富,通过白杨、月光、钟声等元素交织出一种孤独的情绪,最后以“梦遍湖阴欲曙天”结束,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未来希望的渴望。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有着深刻的情感,也在形式上展现了古典诗词的韵律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谁信消沉遂隔年: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感慨与过去的距离。
- 闲花荒圃记春前:回忆起春天的美好,感叹现状的荒凉。
- 何曾临别留微语:感慨离别时没有温暖的言语。
- 约略来书注断笺:描绘书信的稀少与简单,传递出人与人之间的疏远。
- 深院里,白杨边:设定孤独的环境,增强孤寂感。
- 残更坠月曳钟圆:夜深时分的意象,月影与钟声加重了孤独的氛围。
- 孤魂小胆知应怯:孤独的灵魂感受到恐惧,表达内心的脆弱。
- 梦遍湖阴欲曙天:渴望新的开始,尽管内心孤独,仍希望迎来光明。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时间与孤独比作荒凉的景象,增强情感的表达。
- 对仗:如“深院里,白杨边”,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 拟人:赋予自然景物情感,使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共鸣。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对离别、孤独与渴望的描绘,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未来希望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杨:象征孤独与坚韧。
- 月影:代表时间的流逝与内心的孤寂。
- 钟声:暗示时间的不断推进与人心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何振岱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清代
- D. 明代
-
“闲花荒圃”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人际关系
- B. 时光的流逝
- C. 自然的美好
- D. 诗人的情感
-
诗中提到的“孤魂”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喜悦
- B. 孤独与怯懦
- C. 愤怒
- D. 希望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比较何振岱的《鹧鸪天》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均表达了孤独与时间流逝的主题,但李清照的诗更显柔情,情感细腻,何振岱则更加强调孤独与无奈的气氛。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语言与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