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逐人来 新月》

时间: 2025-01-11 09:07:27

眉痕轻碧。

纤纤初画,微开镜、素娥无力。

兔儿何处,相顾无消息。

待满雌雄方识。

谁见娟娟,不向兰闺深忆。

蛾长短、无人怜惜。

两头青黛,应似春山滴。

只怕愁烟空积。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眉痕轻碧。纤纤初画,微开镜素娥无力。兔儿何处,相顾无消息。待满雌雄方识。谁见娟娟,不向兰闺深忆。蛾长短无人怜惜。两头青黛,应似春山滴。只怕愁烟空积。

白话文翻译:

眉毛轻轻描绘成碧色,纤细的身姿初次描画,微微地启开镜子中的素娥显得无力。兔子在哪里呢,相互对视却没有音信。等到月圆之时,雌雄方可相识。谁见到那皎洁的月光,难道不应在兰闺中深深怀念?蛾虫长短不一,却无人怜惜。两头青黛,应该像春天的山水滴落。只怕愁苦的烟雾会空空积累。

注释:

  • 眉痕:指画眉,形容女子的眉毛。
  • 素娥:指月亮,常用“素娥”来形容月亮的清冷与美丽。
  • 兔儿:指月亮中的兔子,传说中月亮上有兔子在捣药。
  • 娟娟:形容月光的清幽美丽。
  • 兰闺:指女子的闺房,寓意着深沉的思念之情。
  • :指飞蛾,常用来比喻无情或无奈的情感。
  • 青黛:一种深青色,常用来形容山水的颜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屈大均(1569-1643),明代著名诗人、书法家,字子骥,号梦阮,出生于福建。屈大均一生致力于诗文创作,其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情感细腻,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 《明月逐人来》创作于明代中期,正值社会动荡之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人事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歌鉴赏:

《明月逐人来》是一首细腻而富有情感的诗作,通过对月亮、兔子和蛾虫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诗的开头用“眉痕轻碧”描绘了女子的眉眼,给人以柔美的视觉感受。接着“微开镜素娥无力”则引出月亮的意象,暗示月亮的清冷与美丽。诗中提到的兔子象征着人们对爱情的期待与向往,但却在现实中遭遇无奈。

“待满雌雄方识”一句,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暗示只有在合适的时机才能找到真正的伴侣。而“谁见娟娟,不向兰闺深忆”则提到对爱情的追忆与怀念,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爱情的深切感悟。

整首诗在意象上使用了很多自然元素,如“青黛”和“春山”,而这些意象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结尾处的“只怕愁烟空积”,则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人生苦闷的无奈与忧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眉痕轻碧”:描绘女子清秀的眉毛,传达了一种柔美的意象。
  • “纤纤初画”:形容女子的身姿轻盈,犹如初画的画作。
  • “微开镜素娥无力”:暗示月亮的清冷与女子的无力感。
  • “兔儿何处,相顾无消息”: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却无从得知的失落感。
  • “待满雌雄方识”:暗示合适的时机才能相识,象征爱情的期待。
  • “谁见娟娟,不向兰闺深忆”:表达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 “蛾长短无人怜惜”:描绘了飞蛾的无情,暗示情感的孤独。
  • “两头青黛,应似春山滴”:比喻自然之美,反映内心情感。
  • “只怕愁烟空积”:表达对人生苦闷的忧虑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亮比作“素娥”,增强了诗的意境。
  • 拟人:通过“谁见娟娟”赋予月亮情感,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如“蛾长短无人怜惜”,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感人的情感,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人生苦闷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独特理解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月:象征纯洁、美好,有时也寓意孤独。
  • 兔子:象征爱情的期盼与渴望。
  • 蛾虫:象征无情与孤独,传达对情感的无奈。
  • 青黛:代表自然之美,寓意生命的滋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眉痕轻碧”所描绘的是:

    • A. 明月
    • B. 女子的眉毛
    • C. 春天的花朵
  2. 诗中提到的“兔儿”象征着:

    • A. 现实中的失落
    • B. 对爱情的渴望
    • C. 自然的美好
  3. “只怕愁烟空积”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忧虑?

    • A. 自然环境
    • B. 人生苦闷
    • C. 爱情的美好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明月逐人来》同样描绘了月亮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孤独感,但前者更加强调故乡的情感,而后者则侧重于爱情的渴望与无奈。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屈大均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