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酺 问政山中春雨》
时间: 2025-01-27 03:10:0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看舞榆低,丝杨绾,争忍良辰抛掷。无端敲竹雨,响空阶疑是,故人双屐。枕湿炉寒,杯空剑锈,吹鬓东风欺客。劳劳亭前路,便伤心不似,少年时节。者人远多忘,书催难好,付渠怜惜。泥涂遥望极。望中见山外天空阔。怕说与莺儿巧啭,蝶子轻翻,待相逢翠帏将息。暖到双罗袖,曾记得牵萝颜色。更长笛谁吹彻。梅瓣都坠,容易缃英收拾。脆圆几时荐席。
白话文翻译:
看着舞动的榆树低垂,丝杨轻轻缠绕,怎忍心将美好的时光抛弃。无缘无故的竹雨敲打着,响声在空荡荡的台阶上,仿佛是老朋友的双屐在敲打。枕头湿了,炉子寒冷,杯子空了,剑也生锈,东风轻轻吹拂,欺负着客人。亭前的路显得漫长,心中伤感,不似往日的少年时光。那些人远去后难以忘记,书信催促着难以相聚,只能将对他们的思念寄托于心。泥泞的路望不到尽头,远处的天空渐渐阔大。怕告诉黄莺轻唱,蝶儿轻舞,期待再相逢时的温暖。温暖洒在双层罗袖上,曾记得一起牵萝的颜色。更长的笛声谁来吹响?梅花瓣都落下,容易收拾的缃英花。脆弱的圆桌不知何时再设席。
注释:
- 榆:榆树,古代常用作美景的象征。
- 丝杨:指杨柳,象征柔和、美丽的春景。
- 良辰:美好的时光。
- 双屐:指故人的双鞋,代表友好的往来。
- 枕湿:形容因思念而流泪,湿了枕头。
- 剑锈:象征着时光的流逝,未能再用的剑。
- 翠帏:指绿色的帷幕,象征美好的相聚。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谭献,清代诗人,擅长写景抒情,其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春雨时节,表达了对往昔友人的思念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诗歌鉴赏:
《大酺 问政山中春雨》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谭献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雨的温柔和对友人的思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榆低”、“丝杨”、“竹雨”等,构建出一幅生动的春景图,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诗人对年轻时光的怀念和对当下孤独的感慨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对比。特别是“杯空剑锈”的描写,深刻表现了时光流逝带来的无奈与伤感。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读来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友谊的珍惜。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看舞榆低,丝杨绾”:描绘春雨中的榆树和杨柳,象征着春天的温柔。
- “争忍良辰抛掷”:表达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不舍。
- “无端敲竹雨”:竹雨声如故人来访,唤起思念之情。
- “枕湿炉寒,杯空剑锈”:暗示孤独与无奈,时光的流逝让人感到惆怅。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竹雨”比喻友人的到来。
- 拟人:东风“欺客”,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如“劳劳亭前路,便伤心不似”,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着时间的流逝与对友谊的珍惜,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当前孤独的感慨。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榆树:象征春天与希望。
- 丝杨:代表柔美与青春。
- 竹雨:引发思念与情感共鸣。
- 梅瓣:象征美好事物的易逝。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诗中“良辰”指什么?
a) 美好的时光
b) 不好的时光
c) 过去的回忆 -
“杯空剑锈”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幸福
b) 无奈与孤独
c) 兴奋 -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爱情
b) 友情与时光流逝
c) 自然景观
-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春望》
-
诗词对比:谭献的作品与李白的《月下独酌》都表达了对时间与友谊的思考,但前者更侧重于春天的景色与内心的感受,而李白则更为豪放,体现了对孤独的抗争和对美酒的陶醉。两者在意境和情感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谭献研究》
- 《古典诗词赏析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