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下大资颜公挽诗三首》

时间: 2025-02-04 15:32:45

不作鸾台梦,来寻凤沼春。

劬劳知永慕,寿考见深仁。

示疾元非病,离人已反真。

生绡写遗恨,犹露衮衣身。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不作鸾台梦,来寻凤沼春。
劬劳知永慕,寿考见深仁。
示疾元非病,离人已反真。
生绡写遗恨,犹露衮衣身。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
不要再做那遥不可及的鸾台梦,来这里寻求凤沼的春光。辛苦劳作的心情早已铭刻在心,祝愿长寿健康的情谊深厚而真诚。即使病痛并非真正的疾病,离别的人也反而真实可感。用生绡写下遗憾的情感,依然显露出那华美衣衫下的身影。

注释:

  • 鸾台:传说中仙女的住处,象征美好愿望或理想。
  • 凤沼:寓意美好春光的地方。
  • 劬劳:辛苦劳作。
  • 寿考:祝愿长寿。
  • 示疾:表现出病痛。
  • 生绡:一种轻薄的丝绸,用于书写或绘画。
  • 衮衣:古代贵族的华丽衣服,象征身份和地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弥逊,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曾任职官员。他的诗歌风格兼具清新与婉约,常以真情流露见长,尤其擅长抒发个人情感和生活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是在李弥逊面临离别之际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种情感在宋代士人中普遍存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离别与重聚的普遍主题。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感悟。首句“不作鸾台梦”表明了对虚幻理想的放弃,强调现实的珍贵与重要;“来寻凤沼春”则展现了对生活美好的追求。接下来的“劬劳知永慕”表达了对辛苦付出的理解与对长久情感的向往,显示出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诗中“示疾元非病”一句,巧妙地用健康与病痛的对比,暗示即使身处困境,心灵的真实与纯粹依然存在。“生绡写遗恨,犹露衮衣身”则通过生绡与衮衣的对比,描绘了内心深处的遗憾与真情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追忆与不舍。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颇具艺术性,既有对理想的追求,又有对现实的无奈,情感真挚而深刻,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不作鸾台梦:表示放弃那些虚无缥缈的梦想。
    • 来寻凤沼春:追求现实中的美好事物。
    • 劬劳知永慕:辛勤的付出让人对友谊更加珍惜。
    • 寿考见深仁:祝愿长寿,体现深厚的情感。
    • 示疾元非病:展现内心的真实情感。
    • 离人已反真:表达对离别的感慨。
    • 生绡写遗恨:用生绡记录内心的遗憾。
    • 犹露衮衣身:华美的外表下隐藏着真实的情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鸾台与凤沼的对比,象征理想与现实。
    • 对仗:诗句的对称结构增强了韵律感。
    • 象征:生绡与衮衣的象征,描绘内心的复杂情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表达了对过往情谊的珍视与对现实生活的感悟,透出一种既执着又无奈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 鸾台:象征理想与梦想,代表着美好的追求。
  • 凤沼:象征春天与美好生活的向往。
  • 劬劳:象征辛勤努力的态度。
  • 生绡:象征遗憾与情感的表达。
  • 衮衣:象征身份与地位,反映内心的真实与外在的华丽之间的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鸾台”象征什么?

    • A. 现实生活
    • B. 理想与梦幻
    • C. 友情
    • D. 长寿
  2. “示疾元非病”这句的意思是什么?

    • A. 身体健康
    • B. 心灵的真实
    • C. 病痛的表现
    • D. 离别的伤感
  3.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哪个方面?

    • A. 爱情
    • B. 离别与思念
    • C. 生活哲学
    • D. 友情与理想

答案

  1. B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诗词对比

  • 李白与杜甫的作品中都涉及到对人生的思考与情感的表达,李白的豪情与杜甫的沉思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唐宋诗词选》
  • 《古诗词解析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