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啼禽》

时间: 2025-04-27 06:36:50

盆茧未成丝,破裤劝可脱。

安知增羞颜,赤胫衣短褐。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啼禽
梅尧臣

盆茧未成丝,破裤劝可脱。
安知增羞颜,赤胫衣短褐。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无奈和羞涩的情感。诗的开头提到“盆茧未成丝”,意思是说尚未成熟的蚕茧,暗示着一种未完成的状态;“破裤劝可脱”则是说即使是破了的裤子也建议脱掉。这句话表面上是劝说,但更像是在说即使处于困境,也要面对。接下来的两句,“安知增羞颜,赤胫衣短褐”,表达了对自身处境的无奈和羞愧,赤脚和穿着短褐的形象,突显了生活的艰难和尴尬。

注释:

  • 盆茧:未成熟的蚕茧,象征尚未成形的事物。
  • 破裤:破损的裤子,这里暗示一个人生活的窘迫。
  • 赤胫:赤裸的腿,表明贫困和不堪的生活状态。
  • 短褐:短小的粗布衣服,象征简陋的衣着。

典故解析:

“盆茧未成丝”暗示一个人尚未成熟或完成某种事情,可能与成长、蜕变相关。此诗虽简短,却蕴含了对生活境遇的深刻反思,体现了作者对社会底层生活的关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香山,是宋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民生的关注而闻名。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宋代,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在生活困境中的无奈与挣扎,体现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对人性的关注。

诗歌鉴赏:

梅尧臣的《啼禽》以简约的语言,描绘了一个人在困境中的无助与羞愧。诗歌的前两句“盆茧未成丝,破裤劝可脱”,通过蚕茧和破裤子的比喻,展现了一个人尚未成熟的状态与生活的窘迫。在古代,蚕茧的价值在于其丝的形成,而在这里却未能成丝,暗示着生活的不如意和未能实现的理想。

后两句“安知增羞颜,赤胫衣短褐”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感。诗人通过赤裸的腿和短褐衣服的描绘,突显了生活的艰难与贫困。整首诗在简洁的字句中渗透出一种深刻的社会批判意识,揭示了个人与社会的矛盾。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盆茧未成丝:象征着未成熟的状态,寓意人生的某种未完成或未达理想的困境。
    • 破裤劝可脱:暗示即使生活困苦,也要面对现实,表现出一种接受和无奈。
    • 安知增羞颜:表达了对自身状态的无奈和羞愧,反映出内心的挣扎。
    • 赤胫衣短褐:象征贫困,展示了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困境。
  •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比喻和对比,通过“盆茧”与“破裤”的对比,突出生活的艰辛与个人的无奈。

  •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生活的困顿与个人的无奈,表现了对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状态的同情与思考。

意象分析:

  • 盆茧:象征着未成熟、未成形的状态,隐喻人生的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 破裤:象征贫穷与困境,反映出对生活的不满与无奈。
  • 赤胫:赤裸的腿象征着赤贫,表现出生活的艰辛。
  • 短褐:粗布衣服显示出生活的简陋和贫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盆茧”象征什么?

    • A. 成熟
    • B. 未完成的状态
    • C. 财富
    • D. 幸福
  2. 填空题:诗中描绘的生活状态主要表现为____

  3. 判断题:诗中使用的“赤胫”是指穿着华丽的衣服。(对/错)

答案:

  1. B
  2. 窘迫,羞愧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关注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
  • 王维的《鸟鸣涧》:表达自然与人情的结合。

诗词对比

  • 梅尧臣 vs. 杜甫:两者都关注社会底层的生活,但梅尧臣的诗更显得内心的无奈,而杜甫则常常充满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梅尧臣研究》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