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晴峰无数蘸清流,
窈窕寒生六月秋。
百练不须欧冶剑,
沼吴人在采莲舟。
白话文翻译
晴朗的山峰无数地浸泡在清澈的水流中,
幽深的寒意在六月的秋天中悄然产生。
绚丽的水波不需要欧冶子的剑,
在水塘里,吴地的人们正在划着采莲的舟。
注释
- 晴峰:指晴朗的山峰。
- 无数:形容数量众多。
- 蘸:浸泡。
- 窈窕:形容环境幽静清丽。
- 寒生:生出寒意。
- 六月秋:指六月份的清凉气候,带有秋天的感觉。
- 百练:指水波的绚丽,可能比喻水的流动。
- 欧冶剑:欧冶子是古代著名的铸剑师,象征着精美的剑。
- 沼:水塘。
- 吴人:指古吴国的人,现今主要指江苏一带的人。
典故解析
- 欧冶剑:出自《史记》,欧冶子是春秋时期的铸剑大师,他所铸的剑被誉为无与伦比,象征着美好的事物和高超的技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林景熙,宋代诗人,以山水诗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细腻,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林景熙游历陶山时,受自然景色的启发,表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陶山的自然景色,通过“晴峰无数”和“窈窕寒生”两句将山水的清澈与寂静融为一体,展现了山水的和谐美。诗中通过“百练不须欧冶剑”一句,传达出自然之美的纯净,不需要人工的雕琢,表明了诗人对自然的崇敬。最后一句“沼吴人在采莲舟”则进一步传达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吴地人民在水中采莲,画面生动而富有生活气息。整首诗情景交融,抒发出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和陶醉,体现了宋代士人的风雅情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晴峰无数蘸清流:描绘晴天的山峰映衬在清澈的水流中,展现出自然的美丽。
- 窈窕寒生六月秋:六月的天气里透出寒意,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传达出诗人对环境的细腻感受。
- 百练不须欧冶剑:水波的绚丽不需要名剑来衬托,表现出自然之美的自足与无造作。
- 沼吴人在采莲舟:描绘吴地人民在水面上采莲的生动场景,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结合,通过“百练”形象地描绘水波的美丽。
- 对仗:上下句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本诗通过描绘陶山的自然风光与人们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感悟,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
意象分析
- 晴峰:象征着阳光和美好时光。
- 清流:代表着纯净和生命的源泉。
- 百练:象征着水波的流动与变化,传达出生命的活力。
- 吴人:体现了地域文化和人文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欧冶剑”指的是: A. 一种乐器
B. 一把名剑
C. 一种工具
D. 一种食物 -
诗中的“窈窕”主要形容的是: A. 颜色
B. 声音
C. 环境的幽静
D. 人的美丽 -
“沼吴人在采莲舟”中,采莲的活动主要表现了: A. 劳动的辛苦
B. 人与自然的和谐
C. 生活的烦恼
D. 旅行的愉快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写自然景色,表现出对生活的感慨,情感更加沉重,而林景熙的《右若耶溪》则显得更为轻松和愉悦,体现了不同的诗人风格与情景。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歌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