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斛珠》

时间: 2025-01-23 09:53:52

凄凉秋作。

西风先惹窗蕉破。

梦魂也被重门锁。

添了香篝,又听雨声过。

蝙蝠频挑帘押亸。

蛾儿愿殉釭花堕。

馀酲渐醒愁无那。

已是新凉,夜夜抱衾坐。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一斛珠
作者: 钱斐仲 〔清代〕

凄凉秋作。西风先惹窗蕉破。梦魂也被重门锁。添了香篝,又听雨声过。蝙蝠频挑帘押亸。蛾儿愿殉釭花堕。馀酲渐醒愁无那。已是新凉,夜夜抱衾坐。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秋天的凄凉气氛已经来临,西风首先吹动窗外的蕉叶,梦中的心绪也被重重的门锁住。点上香篝,听到雨声轻轻地飘过。蝙蝠频繁地挑动着帘子,仿佛在捉弄我。蛾子愿意为了灯光而飞向死亡。酒意渐渐醒来,却无处诉说心中的愁苦。已经是新凉的季节,夜夜独自抱着被子坐着。

注释:

  • 凄凉:形容秋天的悲凉和寂寞。
  • 西风:秋天的风,通常带有萧瑟的气息。
  • 窗蕉:窗外的蕉叶,蕉为香蕉树,秋风吹动,象征凋零。
  • 重门锁:形容梦中的隔绝和封闭感。
  • 香篝:香烛,点燃后散发香气,营造气氛。
  • 蝙蝠:夜间活动的小动物,象征幽暗和不安。
  • 蛾儿:为灯光而飞的蛾子,象征追求美好却终究自取灭亡。
  • 馀酲:酒醉之后的余韵,渐渐醒来却无处倾诉。

典故解析:

此诗中涉及“蛾儿愿殉釭花堕”的意象,反映了古代文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死亡的思考。蛾子追逐灯光,最终必然殒灭,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及其短暂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钱斐仲,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他的诗作多反映个人情感及自然景象,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诗作创作于秋冬交替之际,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凄凉,表达对过往的怀念及心中的孤寂。

诗歌鉴赏:

这首《一斛珠》通过对秋天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凄凉而孤独的氛围。诗人在开头用“凄凉秋作”直入主题,直白而又深刻地表达了秋季的情感基调,接着通过“西风先惹窗蕉破”展现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交织。西风的侵袭不仅是自然变化的体现,更深刻地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

诗中“梦魂也被重门锁”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内心孤寂与无奈,梦境的美好被现实的重重锁门所禁锢,这种对理想与现实的对比,加深了情感的厚度。随着“添了香篝,又听雨声过”,诗人营造了一种富有情调的氛围,但雨声又让人感到一种无尽的惆怅,似乎一切都在流逝。

“蝙蝠频挑帘押亸”中的蝙蝠象征着内心的不安与恐惧,而“蛾儿愿殉釭花堕”则反映了对美好事物的执着与无奈,蛾子自愿为光而死,似乎映射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挣扎。最后的“已是新凉,夜夜抱衾坐”表达了孤独的状态,诗人在新凉的秋夜里,独自一人抱着被子,思绪万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传达了诗人对于秋天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索,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思考,给人以深刻的共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凄凉秋作:秋天的凄凉来临。
    2. 西风先惹窗蕉破:西风吹动窗外的蕉叶,象征着秋的到来。
    3. 梦魂也被重门锁:梦中的心绪被重重的门锁住,表达孤独感。
    4. 添了香篝,又听雨声过:点燃香烛,听到雨声,营造氛围。
    5. 蝙蝠频挑帘押亸:蝙蝠反复挑动帘子,象征不安。
    6. 蛾儿愿殉釭花堕:蛾子追逐灯光,象征追求美好却自取灭亡。
    7. 馀酲渐醒愁无那:酒意醒来却无处诉说愁苦。
    8. 已是新凉,夜夜抱衾坐:新凉的秋夜,独自抱被坐着。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秋风比作引发凄凉的力量。
    • 拟人:蝙蝠和蛾子被赋予人类的动作和情感,增强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如“添了香篝,又听雨声过”,形成音韵上的和谐美。
  •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与诗人的内心情感,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以及对孤独的深刻体验。

意象分析:

  • 西风:象征秋天的到来与自然的变化。
  • 窗蕉:表现自然景象的凋零与孤独的内心。
  • 香篝:营造氛围、寄托情感。
  • 蝙蝠:象征不安和恐惧。
  • 蛾儿:象征追求与自我毁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西风”象征什么?

    • A. 春天的温暖
    • B. 秋天的凄凉
    • C. 夏天的炎热
  2. “蛾儿愿殉釭花堕”中的蛾子表现了什么情感?

    • A. 渴望生存
    • B. 对美好的追求
    • C. 对黑暗的恐惧
  3. 诗人通过“已是新凉,夜夜抱衾坐”的描写想表达什么?

    • A. 对冬天的期待
    • B. 内心的孤独与思索
    • C. 对生活的满足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在《如梦令》中也表现了秋天的孤寂与思念,但其情感更偏向于对逝去爱情的惆怅,而钱斐仲则更多地表达了对生命和孤独的思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选集》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李清照与钱斐仲的诗歌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