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澄斋刘制干过芜湖渭阳宅有感韵》

时间: 2025-01-26 01:51:46

兴言陟屺驻征艎,丘水依然亦故乡。

萱草梦寒诗思远,梅花月冷角声长。

暂辞小隐从三聘,况值清时已一阳。

朝籍渐通恩数洽,会看梧槚发幽光。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兴言陟屺驻征艎,丘水依然亦故乡。 萱草梦寒诗思远,梅花月冷角声长。 暂辞小隐从三聘,况值清时已一阳。 朝籍渐通恩数洽,会看梧槚发幽光。

白话文翻译:

我登上高处,停泊着远行的船只,故乡的山丘和水流依旧。 萱草在寒冷的梦中激发了遥远的诗思,梅花在月光下显得冷清,角声悠长。 暂时告别隐居的生活,接受三次邀请,何况在这清明的时代,阳气已生。 朝廷的职位逐渐通达,恩宠日益增多,将会看到幽暗中的梧槚发出光芒。

注释:

  • 兴言陟屺:兴起之意,陟屺指登上高处。
  • 驻征艎:停泊远行的船只。
  • 丘水:指故乡的山丘和水流。
  • 萱草梦寒:萱草在寒冷的梦中,象征遥远的诗思。
  • 梅花月冷:梅花在月光下显得冷清。
  • 角声长:角声悠长,可能指军号或乐器声。
  • 小隐:指隐居的生活。
  • 从三聘:接受三次邀请。
  • 清时已一阳:指清明时代,阳气已生。
  • 朝籍渐通:朝廷的职位逐渐通达。
  • 恩数洽:恩宠日益增多。
  • 梧槚发幽光:幽暗中的梧槚发出光芒,象征希望和光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榘,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深厚的文学修养和对时代变迁的感慨。该诗可能创作于作者接受朝廷邀请,从隐居生活转向仕途之际,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和对未来的期待。

创作背景: 该诗可能是在作者接受朝廷邀请,从隐居生活转向仕途之际创作的。诗中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时代变迁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登高远望为起点,通过对故乡山水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眷恋。诗中“萱草梦寒诗思远,梅花月冷角声长”一句,巧妙地将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相结合,展现了作者在寒冷的冬夜中,因思念故乡而激发的深远诗思。后两句则转向对未来的展望,表达了作者在接受朝廷邀请,从隐居生活转向仕途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清平时代的期待,也有对未来仕途的憧憬。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凝练,展现了宋代诗人的高超艺术造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兴言陟屺驻征艎,丘水依然亦故乡。
    • 兴起之意,登上高处,停泊着远行的船只,故乡的山丘和水流依旧。
  2. 萱草梦寒诗思远,梅花月冷角声长。
    • 萱草在寒冷的梦中激发了遥远的诗思,梅花在月光下显得冷清,角声悠长。
  3. 暂辞小隐从三聘,况值清时已一阳。
    • 暂时告别隐居的生活,接受三次邀请,何况在这清明的时代,阳气已生。
  4. 朝籍渐通恩数洽,会看梧槚发幽光。
    • 朝廷的职位逐渐通达,恩宠日益增多,将会看到幽暗中的梧槚发出光芒。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萱草梦寒”比喻遥远的诗思,“梅花月冷”比喻冷清的氛围。
  • 拟人:如“角声长”赋予角声以人的情感,显得悠长。
  • 对仗:如“萱草梦寒诗思远,梅花月冷角声长”中的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故乡的眷恋和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作者在时代变迁中的复杂情感。诗中既有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也有对清平时代的期待和对未来仕途的憧憬,体现了作者对时代变迁的感慨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萱草:象征遥远的诗思。
  • 梅花:象征冷清的氛围。
  • 角声:象征悠长的情感。
  • 梧槚:象征希望和光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萱草梦寒”象征什么? A. 遥远的诗思 B. 冷清的氛围 C. 悠长的情感 D. 希望和光明

  2. 诗中“梅花月冷”描绘了怎样的氛围? A. 遥远的诗思 B. 冷清的氛围 C. 悠长的情感 D. 希望和光明

  3. 诗中“暂辞小隐从三聘”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决定? A. 继续隐居 B. 接受朝廷邀请 C. 拒绝朝廷邀请 D. 放弃仕途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泊船瓜洲》: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未来的期待。

诗词对比:

  • 张榘《和澄斋刘制干过芜湖渭阳宅有感韵》与王安石《泊船瓜洲》:两首诗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但张榘的诗更多地展现了作者对未来的期待和对时代变迁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榘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文学史》: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诗人的创作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