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钟山》

时间: 2025-01-11 10:04:10

登高得胜游,暂喜尘鞅脱。

林深鸟声微,石兀马足滑。

一笑立高寒,双明渺遐阔。

酒酣百虑消,世事等毫末。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登钟山 张榘 〔宋代〕

登高得胜游,暂喜尘鞅脱。 林深鸟声微,石兀马足滑。 一笑立高寒,双明渺遐阔。 酒酣百虑消,世事等毫末。

白话文翻译:

登上高山享受胜利的游览,暂时欢喜摆脱了尘世的束缚。 林木深处鸟声细微,石头尖锐马蹄打滑。 一笑站在高寒之地,双眼眺望遥远而广阔的天地。 酒醉之后百般忧虑都消散,世间事务如同毫末般微不足道。

注释:

  • 尘鞅:指尘世的束缚和烦恼。
  • 石兀:石头尖锐。
  • 双明:双眼。
  • 渺遐阔:遥远而广阔。
  • 酒酣:酒醉之后。
  • 百虑消:所有的忧虑都消散。
  • 世事等毫末:世间的事务如同毫末般微不足道。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榘是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显示出一定的文学才华。他的诗歌多以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为主题,表达了对自由和超脱尘世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登高远望时所作,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尘世烦恼的暂时解脱。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登高远望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尘世烦恼的暂时解脱。诗中“登高得胜游”一句,直接表达了登高的愉悦心情。“林深鸟声微,石兀马足滑”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静谧与险峻。“一笑立高寒,双明渺遐阔”进一步以高远的视角,抒发了对广阔天地的向往。最后“酒酣百虑消,世事等毫末”则深刻表达了在自然中找到的心灵慰藉和对世事的超然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登高得胜游,暂喜尘鞅脱”:表达了登高的愉悦和对尘世烦恼的暂时解脱。
  2. “林深鸟声微,石兀马足滑”: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静谧与险峻。
  3. “一笑立高寒,双明渺遐阔”:以高远的视角,抒发了对广阔天地的向往。
  4. “酒酣百虑消,世事等毫末”:深刻表达了在自然中找到的心灵慰藉和对世事的超然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世事等毫末”比喻世间事务的微不足道。
  • 拟人:“石兀马足滑”赋予石头以尖锐的特性。
  • 对仗:“一笑立高寒,双明渺遐阔”中的“一笑”与“双明”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尘世烦恼的暂时解脱,以及在自然中找到的心灵慰藉和对世事的超然态度。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林深”、“鸟声微”、“石兀”、“马足滑”、“高寒”、“渺遐阔”等,这些词汇共同构建了一个静谧、险峻、高远、广阔的自然意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尘鞅脱”指的是什么? A. 摆脱尘世的束缚 B. 摆脱尘土 C. 摆脱尘埃 D. 摆脱尘封 答案:A

  2. 诗中“世事等毫末”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A

  3. 诗中“一笑立高寒”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忧愁 B. 喜悦 C. 平静 D. 愤怒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尘世的超然态度。
  • 杜甫的《望岳》:通过描绘登高远望的场景,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尘世烦恼的暂时解脱。

诗词对比:

  • 张榘的《登钟山》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尘世的超然态度,但张榘的诗更加注重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而王维的诗则更加注重对自然景色的意境营造。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榘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鉴赏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