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来红》

时间: 2025-04-27 11:52:56

已著西风又著霜,耐寒犹作女儿妆。

潇湘云水人何处,草草题红字一行。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已著西风又著霜,耐寒犹作女儿妆。
潇湘云水人何处,草草题红字一行。

白话文翻译:

已经感受到西风又添了霜寒,
在这种严寒中仍然打扮得如同少女一般。
潇湘的云水间,心上人又在何方?
随意写下红字一行,表达我的思念。

注释:

  • 已著西风:已感受到西风,指秋冬季节的到来。
  • 又著霜:又添了霜,表示天气愈发寒冷。
  • 耐寒犹作女儿妆:即使在寒冷的天气中,仍然打扮得像个少女,表现出一种坚韧和美丽。
  • 潇湘云水:潇湘指的是古代的潇水和湘江,象征着美丽的水乡。
  • 人何处:指心上人或思念的人在何方。
  • 草草题红字一行:草草地写下红色的字,表达了情感的急切与匆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项茧章,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所知,主要以其细腻的诗风和对自然的描绘而著称。其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以及对社会生活的观察。

创作背景:

《雁来红》创作于清代的特定社会环境中,作者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表达了对爱情和思念的感受,反映了当时人们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诗歌鉴赏:

《雁来红》是一首情感真挚、意象优美的诗作,通过描绘秋冬交替的自然景象,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思念之情。诗的开头“已著西风又著霜”,直接引入了寒冷的季节,给人一种清冷而萧瑟的感受。接着“耐寒犹作女儿妆”,则展现了在严寒中仍然保持美丽的坚韧女性形象,体现出一种不屈的精神。

“潇湘云水人何处”,进一步深化了思念的主题,潇湘作为美丽的水乡,寄托了对爱人的思念与渴望。最后一句“草草题红字一行”,暗示了对心上人的急切思念,红字象征着热烈的情感,却又显得有些匆忙和无奈,这种情感的碰撞更显得生动。

整首诗在意象上通过自然与情感的交融,展现出一种清幽而又深刻的内心世界,表现了作者在面对严寒时的坚强与对爱情的执着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已著西风又著霜:描绘出秋冬的来临,营造出冷清的氛围。
  2. 耐寒犹作女儿妆:展示出女性在寒冷中仍然保持优雅的姿态,体现出坚韧之美。
  3. 潇湘云水人何处:引入思念的情感,潇湘的美丽与心上人的远离形成对比,突显孤独感。
  4. 草草题红字一行:表达急切的情感,红字的书写体现了对爱的渴望与无奈。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已著西风又著霜”,形成对称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女性的美丽与坚韧比作“女儿妆”,表现出一种柔美与坚韧并存的形象。
  • 意象:使用“潇湘云水”作为情感寄托,营造出一种怀旧与思念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的变化,反映了作者对爱情的渴望与思念,展示了一种在寒冷中仍然追求美好与坚强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风:象征季节的变化,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 :代表寒冷,也象征内心的孤寂。
  • 女儿妆:象征美丽与坚韧,体现出女性的气质。
  • 潇湘:美丽的水乡,代表对理想生活和爱情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雁来红》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项茧章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潇湘”是指? A) 一种花
    B) 美丽的水乡
    C) 一位诗人
    D) 一种乐器

  3. 诗中“耐寒犹作女儿妆”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忧伤
    B) 坚韧与美丽
    C) 愤怒
    D) 无奈

答案:

  1. C) 项茧章
  2. B) 美丽的水乡
  3. B) 坚韧与美丽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 - 杜甫
  • 《月下独酌》 - 李白

诗词对比:

  1. 《秋夕》 - 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象,表达孤独与思念,情感基调与《雁来红》相似。
  2. 《月下独酌》 - 李白以月亮为意象,抒发独酌时的情感,展现出对自由与孤独的思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古诗词解析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