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

时间: 2024-09-19 22:04:42

三峰盘地轴,一水落天绅。

造化无遗巧,丹青总失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华山
王特起〔金朝〕
三峰盘地轴,一水落天绅。
造化无遗巧,丹青总失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华山的壮丽景色:三座山峰如同支撑大地的轴心,一条河水从天而降,仿佛披着绡绢。造物主的巧妙安排无所不在,而画家所描绘的却总是无法真实再现这美景。

注释:

  • 三峰:指华山的三座主峰,象征高峻与雄伟。
  • 盘地轴:形象地比喻山峰如同支撑大地的轴心,强调其重要性和地位。
  • 一水落天绅:形容水流从高处倾泻而下,像是天边的丝绸,描绘了山水的优美。
  • 造化:指自然的造物,强调自然的神奇与巧妙。
  • 丹青:指绘画,诗者意指画家的技艺无法完美再现自然的美。

典故解析:

华山是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以其险峻而著称。在古代文人中,华山常常被赞美为自然奇观,吸引了无数游人和诗人。诗中提到的“造化无遗巧”意在强调大自然的神奇与完美,而“丹青总失真”则反映出人类艺术的局限性。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王特起,金朝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诗作常常以描绘自然景观为主,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金朝时期,正值士人对自然美景的热衷与追求,反映了当时文人对大自然的向往和敬畏。

诗歌鉴赏:

王特起的《华山》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华山的壮丽景色和自然的鬼斧神工。诗的前两句“三峰盘地轴,一水落天绅”以形象的比喻描绘了华山的巍峨与水流的灵动,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后两句“造化无遗巧,丹青总失真”则引发了更深层次的思考:自然的美是无与伦比的,而人类的艺术创作却常常无法完全捕捉到这一份真实的美。此诗不仅展现了自然的宏伟,也引发了人们对艺术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具有深刻的哲理性。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三峰盘地轴:华山的三座主峰如同支撑大地的中心,强调其巍峨高耸。
    2. 一水落天绅:从天而降的水流如绡绢般轻柔,描绘了自然的灵动之美。
    3. 造化无遗巧:自然的造物精妙绝伦,体现了大自然的智慧。
    4. 丹青总失真:即使是最精湛的画作,也无法完美再现自然的真实之美。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峰比作地轴,形象生动。
    • 对比:自然的美与艺术的局限形成鲜明对比,深化了主题。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华山壮丽景色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人类艺术创作的无奈与局限,强调了自然的伟大与艺术的相对性。

意象分析:

  • 三峰:象征着高耸入云的自然力量与雄伟。
  • 水流:代表着生命与灵动,增添了画面的生气。
  • 造化:象征着自然的神奇与艺术的无奈,传达了人类对自然的敬畏。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王特起的《华山》描绘的是哪个地方的景色?
      A. 泰山
      B. 华山
      C. 黄山
      D. 嵩山
    2. 诗中“丹青”指的是什么?
      A. 书法
      B. 绘画
      C. 音乐
      D. 雕刻

答案:

  1. B. 华山
  2. B. 绘画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登华山》by 李白:同样描绘了华山的壮丽景象。
    • 《望岳》by 杜甫: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与敬仰。
  • 诗词对比

    • 王特起的《华山》与李白的《登华山》均描写华山,但王特起更强调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李白则表达了个人情感与壮志豪情。两者在意境与情感基调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歌选》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