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鹤仙·正迎长佳节》

时间: 2025-02-04 13:34:35

正迎长佳节。

宴启华筵,有谁能说。

子孙尽环列。

见瑞香香袅,寿星明彻。

丝丝华发。

记瑶池、宴班曾接。

笑人间、八十春秋,漫浪风花雪月。

奇绝。

诗书教子,陶母等伦,曹家风烈。

鼎来阴德。

孙枝秀,桂枝折。

便从今、一轴金花鸾锦,十藏琅函贝叶。

是年年、秋月圆时,长生真诀。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瑞鹤仙·正迎长佳节
作者:佚名 〔宋代〕

正迎长佳节。宴启华筵,有谁能说。
子孙尽环列。见瑞香香袅,寿星明彻。
丝丝华发。记瑶池宴班曾接。
笑人间八十春秋,漫浪风花雪月。
奇绝。诗书教子,陶母等伦,曹家风烈。
鼎来阴德。孙枝秀,桂枝折。
便从今一轴金花鸾锦,十藏琅函贝叶。
是年年秋月圆时,长生真诀。

白话文翻译

正值盛大的节日,宴会已然开启,有谁能与我分享其中的喜悦?
子孙们环绕在身边,看到香气袅袅的瑞香,寿星的光辉明亮而彻底。
一缕缕白发飘散,回忆起瑶池宴上曾与我相接的班姬。
笑谈人间的八十春秋,随意地享受风花雪月的乐趣。
真是奇妙无比。通过诗书教育子女,陶渊明的品德,曹氏家的风范皆在。
德行如鼎,阴德暗藏。孙子们的才能出众,桂树的枝桠也被折断。
从今往后,我将写下一幅金色的华丽画卷,珍藏在琅琊的函中。
在这每年的秋月圆时,得以明白长生的真诀。

注释

  • 佳节:美好的节日,指传统节日如中秋、春节等。
  • 华筵:华丽的宴席。
  • 瑞香:一种香气芬芳的植物,象征吉祥。
  • 寿星:传说中的长寿神,象征长寿与幸福。
  • 瑶池宴:指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宴会,常与仙人、长生不老等有关。
  • 八十春秋:指人生的岁月,象征长寿。
  • 陶母:陶渊明的母亲,常用来指代贤良淑德的母亲。
  • 曹家:指曹氏家族,典指文学成就和门第高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此诗作的作者为佚名,属于宋代时期的作品。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化最为繁盛的时期之一,诗词创作风格多样,注重细腻的情感和生活的描绘。

创作背景
该诗作成于传统节日之际,表达了对家庭团聚和长寿的祝愿,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亲情、德行与长寿的重视。

诗歌鉴赏

《瑞鹤仙·正迎长佳节》是一首充满节日气息的词作,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家庭团聚和长寿的美好祝愿。开篇通过“正迎长佳节”点明时节,瞬间将读者带入欢快的节日氛围。接下来的描写中,宴会的热闹场景与亲情的温暖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中提到的“瑞香香袅”不仅增添了节日的色彩,也象征着吉祥与快乐,令人感受到浓郁的生活气息。

“笑人间八十春秋,漫浪风花雪月”一句,将人生的沧桑与美好自然景象结合,使人反思生活的意义与价值。诗人在这里不仅是庆祝节日,更是在感叹人生的无常与美好,表现出一种豁达的生活态度。

此外,诗中提及的文学和亲情的传承,表达了对于教育的重视。通过对诗书的教导和贤良母亲的典范,传达了对后代的期许。最后,“便从今一轴金花鸾锦,十藏琅函贝叶”一句,展现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象征着希望与生生不息的文化传承。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正迎长佳节:指出时节,节日的到来,营造出喜庆的氛围。
  2. 宴启华筵,有谁能说:宴会开始,气氛热烈,表达了节日的欢乐。
  3. 子孙尽环列:子孙围绕身边,表现家庭团聚的温馨。
  4. 见瑞香香袅,寿星明彻:瑞香的芬芳和寿星的光辉,寓意吉祥与长寿。
  5. 丝丝华发:细微的白发,暗示人生的岁月流逝。
  6. 记瑶池宴班曾接:提及瑶池宴,传递对美好过往的回忆。
  7. 笑人间八十春秋:笑谈人生的长久与美好,展现豁达。
  8. 漫浪风花雪月:随意享受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9. 奇绝:感叹生活之美,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
  10. 诗书教子,陶母等伦,曹家风烈: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典范的传承。
  11. 鼎来阴德:暗示德行的深厚与重要。
  12. 孙枝秀,桂枝折:表扬后代的优秀与出众。
  13. 便从今一轴金花鸾锦:象征未来的美好与希望。
  14. 十藏琅函贝叶:珍藏文化与智慧,传递长生的真理。
  15. 是年年秋月圆时,长生真诀:在每年秋月圆时,得以领悟长生的真谛。

修辞手法
此词使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节日的喜庆和人生的哲理。例如,“瑞香香袅”通过香气的描写,营造出温馨的氛围;“笑人间八十春秋”则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佳节:象征团聚与欢乐的节日。
  • 华筵:象征盛大与欢庆的宴会。
  • 瑞香:代表吉祥与美好的象征。
  • 寿星:象征长寿与幸福。
  • 八十春秋:代表人生的经历与岁月的积淀。
  • 金花鸾锦:象征华丽与美好的未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瑞香”象征什么? a) 吉祥
    b) 友情
    c) 财富

  2. “笑人间八十春秋”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悲伤
    b) 愉悦与豁达
    c) 忧虑

  3. 诗中提到的“瑶池宴”指的是? a) 家庭聚会
    b) 神话中的宴会
    c) 商务宴请

答案

  1. a) 吉祥
  2. b) 愉悦与豁达
  3. b) 神话中的宴会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苏轼
  2. 《月下独酌》 - 李白

诗词对比

  • 《水调歌头》与《瑞鹤仙》同样探讨了人与自然、亲情与人生哲理的关系,均体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视。
  • 《月下独酌》则更加注重个人情感的孤独与对酒的寄情,通过月亮的意象传递出对人生的感悟,与《瑞鹤仙》的节日欢快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词三百首》
  2. 《古诗词鉴赏辞典》
  3. 《论宋代诗词与文化》

此诗以其深厚的情感与丰富的意象,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中对家庭、节日和长寿的美好愿望,值得细细品味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