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重山·柳暗花明春事深》

时间: 2025-01-26 23:49:27

柳暗花明春事深。

小阑红芍药,已抽簪。

雨馀风软碎鸣禽。

迟迟日,犹带一分阴。

往事莫沉吟。

身闲时序好,且登临。

旧游无处不堪寻。

无寻处,惟有少年心。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小重山·柳暗花明春事深
作者:章良能 〔宋代〕
柳暗花明春事深。小阑红芍药,已抽簪。
雨馀风软碎鸣禽。迟迟日,犹带一分阴。
往事莫沉吟。身闲时序好,且登临。
旧游无处不堪寻。无寻处,惟有少年心。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事物在柳树的阴影与花朵的明媚之间显得格外深沉。小小的栏杆上,红色的芍药花已经盛开,仿佛已经插上了发簪。雨后春风轻柔,鸟儿在枝头叽叽喳喳地鸣叫。阳光迟迟而来,依旧带着一丝阴霾。往事不必再沉吟,身处闲适的时节,正好可以登高望远。往日游玩的地方无处不在,只是无处可寻,唯有那颗年轻的心仍在。

注释:

  1. 柳暗花明:形容景色的对比,柳树阴暗处与花朵明亮处形成鲜明对照,象征春天的生机。
  2. 小阑:指小的栏杆,描绘出一幅温婉的春景。
  3. 红芍药:一种花,象征着美丽和爱情。
  4. 抽簪:比喻花开的美丽,仿佛将花朵当作发簪来装饰。
  5. 雨馀风软:指雨过天晴,春风轻柔,营造了宁静的氛围。
  6. 迟迟日:形容阳光迟迟不来,带来一种淡淡的忧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章良能,字惟贞,号梦阮,南宋时期的词人。他的词风细腻婉约,常以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为主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此词写于春日,表达了诗人在春光明媚的季节中对往事的回忆与思考,渗透着对青春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小重山·柳暗花明春事深》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传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以及对逝去青春的感伤。开篇“柳暗花明春事深”一句,便勾勒出春日的生机与活力,柳树的阴影与明亮的花朵形成鲜明的对比,象征着生活的复杂与多彩。接着,通过“雨馀风软碎鸣禽”的描写,营造出一个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春日场景,鸟儿的鸣叫与柔和的春风相辅相成,令人感受到春天的温暖和希望。

而“往事莫沉吟”则引导出诗人对过去的思索与感慨,提醒自己不要沉浸在回忆中,而应珍惜当前的美好时光。最后一句“无寻处,惟有少年心”更是对青春的深情寄托,虽无旧游的踪迹,但年轻的心态却依然存在,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整首词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回忆的珍惜,情感真挚而深邃,具有很高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柳暗花明春事深:春天的事物在柳树的阴影与花朵的明媚之间深厚而丰富,展现了春天的生机。
  2. 小阑红芍药,已抽簪:小栏杆上盛开的红芍药仿佛已经插上了发簪,展现了春花的娇美。
  3. 雨馀风软碎鸣禽:雨后春风柔和,鸟儿在枝头轻声鸣叫,营造出宁静的春日氛围。
  4. 迟迟日,犹带一分阴:阳光迟迟而来,依旧有一丝阴霾,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淡淡忧伤。
  5. 往事莫沉吟:对往事不必再沉吟,暗示珍惜当前时光。
  6. 身闲时序好,且登临:身处闲适的时节,正好可以登高望远,享受生活的乐趣。
  7. 旧游无处不堪寻:往日游玩的地方无处不在,暗示记忆的深刻。
  8. 无寻处,惟有少年心:虽然无法寻觅旧游的踪迹,但年轻的心依然存在,寓意对青春的珍视。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的花朵比作发簪,形象生动地表达了春花的美丽。
  • 对仗:全词运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词句的韵律感和美感。
  • 拟人:鸟儿“碎鸣”,将生物的活动赋予人性化的表达,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整首词探讨了春天的美好与青春的回忆,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与对生活的珍惜,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象征春天的生机与柔美。
  • :代表青春与美丽,暗喻生命的短暂。
  • :象征洗涤与新生,寓意希望。
  • 阳光:象征温暖与光明,暗示未来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柳暗花明”中的“柳”指的是哪种植物?

    • A. 杨柳
    • B. 桃树
    • C. 榕树
    • D. 杏树
  2. 诗中的“少年心”指的是什么?

    • A. 年轻的心态与活力
    • B. 对过往的怀念
    • C. 对未来的迷茫
    • D. 对爱情的期待
  3. “旧游无处不堪寻”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过去的留恋
    • B. 对未来的期待
    • C. 对生活的厌倦
    • D. 对春天的热爱

答案

  1. A. 杨柳
  2. A. 年轻的心态与活力
  3. A. 对过去的留恋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往事的追忆与生活的感慨,风格则更为细腻婉约;
  • 苏轼《水调歌头》:在主题上也涉及对人生的思考,但更加宏大,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层次。

参考资料:

  1. 《宋词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