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寄朱昌叔》
时间: 2025-02-04 16:33:09意思解释
奉寄朱昌叔
作者: 王令 〔宋代〕
原文展示:
劳劳忽忽欲谁从,要有田园去自终。
衰俗未佑谁得失,古风期与子穷通。
三年客兴看秋叶,万里归心寄断蓬。
知有世嘲无意解,自惭疏懒甚扬雄。
白话文翻译:
忙忙碌碌的生活究竟要跟谁去追随呢?如果有田园,就可以安度余生。
衰败的风俗未能帮助谁得到什么,古老的风尚希望能与你一同追求理想。
三年在外的游子看着秋天的落叶,万里归心却寄托在飘零的蓬草上。
我知道社会嘲笑我无所作为,感到自愧不如,懒惰得甚至无法与英雄相比。
注释:
- 劳劳:形容忙碌、匆忙的样子。
- 田园:指田地和乡村,象征宁静的生活。
- 衰俗:指衰败的风俗。
- 古风:指古老的风尚或传统。
- 客兴:在外居住的兴致。
- 断蓬: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
- 扬雄:指汉代的扬雄,通常用来比喻有才华的人。
典故解析:
- 田园: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象征安逸、宁静的生活。
- 古风:古代文学中提到的风尚,强调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延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令,字子文,号少峰,宋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诗歌常表现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反思,风格典雅,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奉寄朱昌叔》写于王令在外游历期间,表达他对归乡的渴望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反思。诗中流露出对古风的追求和对现代社会风气的批判。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归乡的渴望以及对世俗生活的反思。开篇提出对生活的迷茫,质疑忙碌的生活究竟要追随谁,透露出一种对人生方向的思考。而后,诗人将田园生活视为理想中的归宿,体现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接着,诗人感慨现代社会的衰败风俗未能提供帮助,古风的追求则是他内心的寄托,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珍视。最后,诗人以三年客兴、万里归心的意象,展现了游子对故土的深切思念和无奈,结束时流露出自惭形秽的情感,表现出对自身懒惰和未能成就的深刻自省。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生动,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劳劳忽忽欲谁从:表达诗人对生活的迷茫,问自己在忙碌中到底要跟随谁。
- 要有田园去自终:理想中的归宿是田园,象征着宁静和自由。
- 衰俗未佑谁得失:批判当今衰败的社会风俗,质疑其对个人成败的帮助。
- 古风期与子穷通:希望能与朋友一同追求古老的理想。
- 三年客兴看秋叶:在外漂泊三年,感受秋天的萧瑟。
- 万里归心寄断蓬:万里归心犹如断蓬,表现出漂泊的无奈。
- 知有世嘲无意解:意识到社会的嘲笑,是对自己无所作为的无奈。
- 自惭疏懒甚扬雄:感到自愧不如,懒惰得无法与有才之人相提并论。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万里归心寄断蓬”,用“断蓬”比喻漂泊不定的心情。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对现实的反思以及对自我懒惰的自责,展示了诗人对故乡和古老文化的深情眷恋。
意象分析:
- 田园:象征宁静的生活和理想归宿。
- 秋叶:象征时光流逝、人生无常。
- 断蓬:象征漂泊的状态和无依无靠的感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田园”象征什么?
- A. 喧嚣的城市
- B. 宁静的生活
- C. 忙碌的工作
- D. 争斗的世界
-
“三年客兴看秋叶”中,“秋叶”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失落与思念
- C. 争斗
- D. 富贵
-
诗人对当今的社会风俗持什么态度?
- A. 积极赞美
- B. 不屑一顾
- C. 反思与批判
- D. 无所谓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归园田居》——陶渊明
- 《山居秋暝》——王维
诗词对比: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同样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更为直接和欢快。
- 王维的《山居秋暝》:通过自然景色描绘表达内心的宁静,与王令的内心挣扎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
- 《王令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