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连环》
时间: 2025-01-11 16:51:4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解连环
作者: 钱斐仲 〔清代〕
絮云千点。问何年种柳,长条堪绾。
绕碧沼悄照春波,怕鬓影萧疏,素丝偷换。
燕子翩翩,定忘却卷帘人面。
指临书棐几,学绣纹疏,翠阴还满。
谁忺这回再见。料亭台不语,怨人轻赚。
记那时撼雪留花,泥阿母深怜,隔窗频唤。
蓦地伤心,揾泪眼阑干凭遍。
恨无情杜鹃催去,断霞弄晚。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云朵轻轻飘动,问道那年种下的柳树,长长的柳条可以编成什么。
在碧绿的池塘旁,春水潺潺,倒映出影子,却又因年华渐老而感到忧虑。
燕子在空中翩翩起舞,似乎忘记了帘子背后的人影。
指着书桌上的书籍,学着绣花的技艺,仍旧是满满的绿阴。
不知这次再见会在何时,料想阳台上静默无声,怨恨那轻易得到的情感。
记得那时雪花飘落,花瓣留存,母亲深深的怜惜,隔着窗频频呼唤。
突然感到心伤,泪水模糊了眼睛,依靠在栏杆上流连。
恨那无情的杜鹃鸟催促离去,晚霞也变得断断续续。
注释:
- 絮云:形容轻柔的云朵。
- 长条堪绾:长长的柳条可以编成什么。
- 碧沼:青翠的池塘。
- 鬓影萧疏:形容发鬓渐渐稀疏。
- 素丝偷换:形容岁月的流逝。
- 燕子翩翩:燕子飞舞的样子。
- 指临书棐几:指着书桌上的书籍。
- 翠阴还满:绿阴依旧满盈。
典故解析:
- 杜鹃:在古代文学中,杜鹃常常被视为悲伤的象征,因为它的叫声像是催促离别,隐含着对往事的追忆和不舍。
- “撼雪留花”:描绘了冬春交替之际的情景,象征着美好的回忆与时光的流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钱斐仲,清代词人,以细腻的情感和清丽的词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及个人情感,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生活感悟。
创作背景:这首词的创作可能与作者的生活经历、对往事的追忆有关。在那个动荡的时代,个人情感与社会环境交织,使得词作中充满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失去的感伤。
诗歌鉴赏:
《解连环》是一首充满春意的词作,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流逝岁月的惋惜。开篇的“絮云千点”便营造出一种柔和的氛围,而接下来的描绘则让人感受到春日的生机与希望。词中以“问何年种柳”引出对过往的追忆,柳树作为春天的象征,既代表着生机,又隐含着对过往青春的感叹。
词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示了春天的景色和人的感情交融,比如“绕碧沼悄照春波”,春水荡漾,映照出人们内心的柔情与惆怅。而“恨无情杜鹃催去,断霞弄晚”则是全词的情感高潮,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伤感,杜鹃鸟的哀鸣仿佛在催促着人们的离去,点明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感情纽带。
整首词通过富有诗意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使得读者在感受春天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一种深深的惆怅与思念,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才华与深邃的情感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絮云千点:轻柔的云朵如同絮状,点缀在天空中。
- 问何年种柳:追问那年何时种下了柳树,表现出对过往的追忆。
- 绕碧沼悄照春波:春水环绕着碧绿的池塘,轻轻地波动。
- 怕鬓影萧疏:对自己年龄渐长,头发稀疏的担忧。
- 素丝偷换:白发悄然出现,暗示时间的流逝。
- 燕子翩翩:燕子在春天飞舞,象征生机与活力。
- 指临书棐几:指着书桌上的书籍,怀念当年的学习时光。
- 翠阴还满:绿意依旧浓郁,象征着美好的环境和心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絮云千点”比喻轻柔的云朵,营造了春日的宁静氛围。
- 拟人:燕子的动作被赋予了人性化的翩翩起舞,增添了活泼感。
- 对仗:如“恨无情杜鹃催去,断霞弄晚”,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以春天的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对青春的怀念与对时间流逝的伤感,体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象征柔和、轻盈的感情。
- 柳:春天的象征,代表生命与青春。
- 燕子:活泼与生机的象征,带来春天的气息。
- 杜鹃:悲伤与离别的象征,暗示情感的复杂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
这首词中的“杜鹃”主要象征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离别与惆怅
C. 生命的希望
D. 自然的美丽 -
填空题:
诗中提到的“绕碧沼悄照春波”,描绘了春水的___。 -
判断题:
诗中“素丝偷换”表达了诗人对年轻时光的珍惜。 (对/错)
答案:
- B
- 波动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 李清照的《如梦令》
诗词对比:
- 辛弃疾的《青玉案》同样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但更多地侧重于豪情壮志;而钱斐仲的《解连环》则更倾向于细腻的情感描绘与对过往的追忆,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和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清代词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