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柏三首》

时间: 2025-02-04 15:39:50

庭柏无生意,摧残二十秋。

稍沾杯水润,已与岁寒谋。

黄里青青出,愁边稍稍瘳。

会看笙鹤下,暮雀莫深投。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庭柏无生意,摧残二十秋。
稍沾杯水润,已与岁寒谋。
黄里青青出,愁边稍稍瘳。
会看笙鹤下,暮雀莫深投。

白话文翻译

这棵庭院里的柏树毫无生气,经历了二十个秋天的摧残。稍微沾上些许水分,就已经与寒冷的岁月达成了共谋。树的黄叶中渐渐冒出一些青色,愁绪在边缘也稍稍减轻。希望能看到笙鹤飞翔而下,然而傍晚的小雀却不再深深栖息。

注释

  • 庭柏:庭院中的柏树,是一种常绿树,象征长青和坚韧。
  • 无生意:没有生机、气息。
  • 摧残:遭受破坏,受到摧毁。
  • 杯水润:指用水浇灌。
  • 岁寒:指寒冷的季节,象征艰难的环境。
  • 愁边:愁苦的边缘,指心中的忧愁。
  • 笙鹤:笙是一种乐器,鹤是长寿的象征,表示渴望美好事物的降临。
  • 暮雀:傍晚的小鸟,象征着渺小与脆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师道,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因其诗歌作品风格独特而受到后世推崇。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物,常常融入个人情感,反映人生哲理,语言简练而深刻。

创作背景

《老柏三首》创作于诗人晚年,反映了他对生命、自然和岁月流逝的思考。作为一种对生命的感悟,诗中用柏树的状态象征了诗人的生存状态和内心的忧愁。

诗歌鉴赏

《老柏三首》以庭院中的柏树为切入点,展现了时间流逝对生命的影响。诗中“无生意”一词,形象地描绘了柏树的凋零,传达出一种无奈与失落的情感。随着时间的推移,柏树在经历了二十个秋天的摧残后,依然能稍微吸收水分,显示出生命的顽强和希望的微弱。尽管愁苦依旧存在,但“愁边稍稍瘳”的描绘,似乎暗示着一种恢复的可能,象征着希望的复苏。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结合个人情感,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感悟。在“会看笙鹤下”中,诗人向往美好与宁静,表现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而“暮雀莫深投”则暗示着小鸟的脆弱与无奈,反映出诗人对人生短暂与无常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庭柏无生意:庭院里的柏树没有生机,暗示生命的枯竭。
  2. 摧残二十秋:经历了二十个秋天的摧残,表明时间的无情。
  3. 稍沾杯水润:仅仅沾上些水分,强调生命的脆弱。
  4. 已与岁寒谋:生命与寒冷的岁月达成共识,显示出无奈。
  5. 黄里青青出:黄叶中冒出青色,象征着希望的萌芽。
  6. 愁边稍稍瘳:愁苦的边缘有所减轻,体现出心理的渐变。
  7. 会看笙鹤下:渴望看到美好的事物降临。
  8. 暮雀莫深投:傍晚的小鸟不再深栖,象征生命的脆弱和无助。

修辞手法

  • 拟人:将柏树赋予生命的特征,表现情感。
  • 对比:将黄叶与青色相对比,突出希望与绝望的交融。
  • 象征:柏树象征长青与坚韧,反映诗人的内心世界。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庭院中的柏树,探讨了生命的无常与希望的微弱,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庭柏:象征生命的坚韧与脆弱的结合。
  • 岁寒:代表艰难的环境与时间的流逝。
  • 笙鹤:渴望美好与宁静的象征。
  • 暮雀:象征生命的脆弱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庭柏无生意”意指什么? A. 柏树生机勃勃
    B. 柏树毫无生气
    C. 柏树正在生长

  2. “岁寒”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夏天的快乐
    B. 艰难的环境
    C. 温暖的春天

  3. 诗中提到的“笙鹤”代表了诗人对什么的追求? A. 物质财富
    B. 美好与宁静
    C. 权力地位

答案: 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描绘春天的生机与国家的动荡。
  • 李白《月下独酌》:表达孤独与对自由的追求。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鸟鸣涧》相比,陈师道的诗更侧重于对生命的感悟,而王维则通过自然景观传达了一种宁静的心境。两者都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陈师道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