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其四》

时间: 2025-01-24 23:31:37

牵狗高辛集上,呼鹰垤泽门边。

愿儿无若宋人然,庄岳之间不远。

六岁定归家塾,有甥与汝齐年。

西风亟趁下江船,虾菜东吴正贱。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牵狗高辛集上,呼鹰垤泽门边。
愿儿无若宋人然,庄岳之间不远。
六岁定归家塾,有甥与汝齐年。
西风亟趁下江船,虾菜东吴正贱。

白话文翻译:

牵着狗在高辛集上,呼喊着在泽门边的鹰。
我希望我的孩子不要像宋朝人那样,
在庄子与岳阳之间并不遥远。
六岁时就要回家读书,有个表弟和你同龄。
西风急忙赶着江上的船,虾和蔬菜在东吴正便宜。

注释:

  • 高辛:指的是一个地方,可能是指高辛集,古代的集市。
  • 呼鹰:呼唤猎鹰,古代人常以鹰捕猎。
  • 宋人:指的是宋朝的人,可能意指那些过于追求名利的人。
  • 庄岳:指的是庄子与岳阳,象征着理想与现实的距离。
  • 家塾:家庭教育的地方,古代常指私塾。
  • :表弟,亲属关系。
  • 西风:秋天的风,代表着时光的流逝。
  • 虾菜:指东吴地区的农产品,表示物价便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维崧(约1640-1710),清代诗人,字仲明,号澹斋,江西人。陈维崧的诗作多关注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而富有哲理。他在诗歌中常常融合古典与现实,显示出对人性和自然的深刻洞察。

创作背景:

这首《西江月 其四》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之际。诗人通过描绘日常生活的场景,表现了对家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思考,反映了时代背景下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诗歌鉴赏:

《西江月 其四》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和哲理思考的诗作。诗中通过描写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展现了诗人对家庭、教育和社会的深切关注。开篇“牵狗高辛集上,呼鹰垤泽门边”,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乡村图景,展现了诗人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

诗的中间部分,“愿儿无若宋人然,庄岳之间不远”,表露出诗人对后代的期许,希望孩子能够拥有自由的思想,而不是追逐世俗名利的宋朝人。这里的“庄岳”意象,表现了理想与现实的距离,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最后两句“西风亟趁下江船,虾菜东吴正贱”,不仅描绘了秋风送船的画面,还折射出经济生活的变迁。在物价便宜的背景下,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社会的观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富有哲理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和生活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清醒认知,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牵狗高辛集上:描绘了诗人牵着狗在集市上的悠闲情景,反映出生活的自在。
  2. 呼鹰垤泽门边:猎鹰的呼唤,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3. 愿儿无若宋人然:表达了诗人对孩子未来的期望,避免追求物质的空虚。
  4. 庄岳之间不远:庄子与岳阳的意象,象征着理想与现实的距离。
  5. 六岁定归家塾: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希望孩子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
  6. 有甥与汝齐年:表明家庭关系,强调亲情的重要。
  7. 西风亟趁下江船:秋风的急切感,象征着时光的流逝。
  8. 虾菜东吴正贱:描绘了市场的繁华与经济的活力。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呼鹰垤泽门边”与“愿儿无若宋人然”,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运用了自然意象(西风、江船)和社会生活意象(虾菜),形成鲜明对比。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生活细节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思考,表达了对后代教育和家庭关系的重视,体现了对社会风气的批判与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风: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自然的变化。
  • :代表忠诚和陪伴,体现了生活的平实和真实。
  • :象征自由与力量,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 虾菜:代表了生活的琐碎与经济的实用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高辛”指的是哪个地方?
    A. 高辛集
    B. 高辛山
    C. 高辛河

  2. 诗人希望他的孩子不要像哪个朝代的人?
    A. 唐朝人
    B. 宋朝人
    C. 明朝人

  3. “西风亟趁下江船”中的“西风”象征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时光的流逝
    C. 秋天的结束

答案: 1-A,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陈维崧的《西江月 其四》更注重日常生活的细节描绘,强调家庭和教育的价值。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个人的情感与孤独,这两者在主题和情感基调上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陈维崧诗词集》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