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送卞苏溪归叙州》
时间: 2025-02-04 15:25:3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沁园春 送卞苏溪归叙州
作者: 杨慎
归去来兮,羡公高致,栗里堪齐。
记绣斧行边,风生贵竹,青油开府,月朗雕题。
黑发功名,丹心事业,卿棘公槐行可跻。
问何事,急流勇退,力挽难稽。
公言某岂栖栖。
奔走红尘早岁迷。
况夜鹤帐中,滇云直北,春鹃花底,蜀日平西。
布袜青鞋,水边林下,寻壑经丘一杖藜。
喜吾乡,散仙多侣,胜日招携。
白话文翻译:
归去吧,我羡慕你的高洁志向,栗树下的情景堪比这里。
记得你在绣斧行边,风中竹子轻摇,青油点缀的官府,月亮下雕刻的题字。
年轻时的黑发,追求功名,赤诚的心志,公子你在荆棘和槐树间的行踪值得称道。
问你为何,急流勇退,力挽狂澜却难以成功。
你说某人怎能安于现状,
在世间奔波的我早已迷失方向。
更何况在夜晚的鹤帐中,滇云在北方蔓延,春天的杜鹃花下,蜀地的日头正西斜。
穿着布袜青鞋,水边林下,寻幽探胜,带着一根拐杖。
我喜爱我的故乡,那里的仙人众多,胜日邀约共游。
注释:
- 羡公高致:羡慕你高洁的志向。
- 绣斧行边:指在绣斧街的行走。
- 青油开府:青油指官府的装饰或油墨。
- 黑发功名:年轻时追求功名。
- 急流勇退:在急流中勇敢地退去。
- 栖栖:安于现状,不求进取。
- 滇云直北:云南的云彩向北延伸。
- 蜀日平西:蜀地的夕阳西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慎(1488年-1559年),字用修,号升庵,明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擅长诗词与散文,曾参与《永乐大典》的编纂。他的诗风高洁,情感丰富,常表达对友情、理想与故土的思念。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作者送别朋友卞苏溪之际,表达对朋友归乡的祝福与羡慕,同时也透露出对自身处境的思考与感慨,反映了明代知识分子面对政治与生活的复杂情感。
诗歌鉴赏:
《沁园春 送卞苏溪归叙州》是一首抒发友情与理想的诗作,诗中以“归去来兮”开篇,展现出一种归隐山林的向往。诗人以羡慕之情描绘了友人的高洁志向,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与对自身的思索。通过“绣斧行边,风生贵竹”的描写,诗人构建出了一幅美丽的自然图景,展现了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境。
诗中有对功名的反思,黑发与丹心的对比,表现出年轻时追求理想的斗志与成熟后的淡然。特别是“急流勇退”,表达了诗人对当今社会环境的无奈与对理想的执着。夜鹤帐中,滇云直北,春鹃花底,蜀日平西的意象描绘出一幅宁静而优美的画面,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从对友人的祝福到对自身处境的反思,再到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通过清新脱俗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这首诗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和谐。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归去来兮:表明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 羡公高致:表达对朋友理想的羡慕。
- 栗里堪齐:回忆与朋友的往昔。
- 记绣斧行边,风生贵竹:描绘自然景象,增添诗意。
- 黑发功名,丹心事业:对年轻时追求理想的追忆。
- 卿棘公槐行可跻:赞美朋友的行踪与理想。
- 问何事,急流勇退:反思人生选择,表达无奈。
- 奔走红尘早岁迷:感慨年轻时的迷惘。
- 夜鹤帐中,滇云直北:展现宁静的自然景象。
- 喜吾乡,散仙多侣:表达对故乡和友人的热爱。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比作“急流”,体现人生的复杂与无奈。
- 对仗:如“黑发功名,丹心事业”,增强诗的韵律感。
- 拟人:自然景象如“风生贵竹”赋予生命,增强意境。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友人归乡的祝福,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选择的反思与对故乡的深情眷恋,情感真挚而深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归去:象征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青油:象征文人气节与理想。
- 黑发:象征年轻时的追求与理想。
- 蜀日:暗示时间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急流勇退”指的是什么? A. 积极进取
B. 勇敢退出
C. 继续奋斗
D. 安于现状 -
“夜鹤帐中,滇云直北”中“滇云”指的是哪个地方的云?
A. 云南
B. 四川
C. 贵州
D. 广西
答案: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 《早发白帝城》:李白
诗词对比:
- 《送元二使安西》与杨慎的作品都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对生活的思考,但前者更注重于旅途的艰辛与对未来的憧憬,而《沁园春》则更突出归隐与理想的追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词欣赏》
- 《杨慎生平与作品研究》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沁园春 送卞苏溪归叙州》这首诗的意境、主题和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