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清明前两日闻燕)》

时间: 2025-01-27 03:11:58

年去年来来去早。

怪底不来,庭院春光老。

知过谁家翻别调。

家家望断飞踪窅。

千里潇湘烟渺渺。

不记雕梁,旧日恩多少。

匝近清明檐外叫。

故巢犹在朱檐晓。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蝶恋花(清明前两日闻燕)
作者: 汪宗臣 〔宋代〕

年去年来来去早。
怪底不来,庭院春光老。
知过谁家翻别调。
家家望断飞踪窅。
千里潇湘烟渺渺。
不记雕梁,旧日恩多少。
匝近清明檐外叫。
故巢犹在朱檐晓。

白话文翻译:

这一年又过去了,春天来得快去得也快。
不知为何那燕子还不来,庭院里的春光却已渐渐衰老。
知道是经过谁家,听到不同的曲调。
每家每户都在盼望那飞燕的踪影,望断了天际。
千里之外,潇湘的烟雾朦胧而渺远。
想不起来那些雕梁画栋,过去的恩情有多少。
快到清明时节,檐外燕子开始鸣叫。
它的旧巢仍在朱红色的檐下,清晨时分依然可见。

注释:

  • 年去年来来去早:年复一年,时间流逝得很快。
  • 怪底不来:不知为何不来。
  • 庭院春光老:庭院中的春光已显得衰老。
  • 翻别调:演奏不同的曲子。
  • 飞踪窅:飞燕的踪迹隐约可见。
  • 千里潇湘烟渺渺:远方的潇湘一片烟雾弥漫。
  • 雕梁:精美的建筑。
  • 旧日恩多少:往日的情谊难以计量。
  • 匝近清明:快到清明节。
  • 故巢犹在朱檐晓:燕子的旧巢依然在朱红的屋檐下,清晨时分可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汪宗臣,宋代诗人,以词作著称,风格清新典雅,常以细腻的笔触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这首词作于清明前夕,正值春天,春燕归来,诗人通过对燕子迁徙的思考,抒发了对时光流逝、春光易逝的感慨,表现了对旧日情怀的追忆。

诗歌鉴赏:

《蝶恋花(清明前两日闻燕)》是一首典型的咏物抒情词,作者以燕子为引子,展开对春天和过往的思索。诗中开篇就引入了时间的流逝,表现出诗人对燕子不来而感到的失落。接着,诗人通过“知过谁家翻别调”的描写,展现了自己对燕子归来的期待与渴望。

在描绘春天的场景时,诗人运用了“庭院春光老”这一句,生动地表达了春光的短暂与易逝,仿佛在感叹岁月无情。接下来的“千里潇湘烟渺渺”,将视野扩展到更广阔的空间,渗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仿佛在诉说着远方的思念。

最后,诗人提到“故巢犹在朱檐晓”,不仅是对燕子归来的期待,也是对往昔情感的追忆。此句将整首词的情感推向了高潮,表现出对故土、故人深深的眷恋。整首词情感细腻,意境深远,展现了宋代词人的审美情趣与对生活的敏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年去年来来去早:强调时间的流逝,反映出春天的迅速消逝。
  2. 怪底不来,庭院春光老:表达了对燕子不来的失落与春光的衰老。
  3. 知过谁家翻别调:表示对不同家庭吟唱的曲调的感知,增添了生活的气息。
  4. 家家望断飞踪窅:描述了人们对燕子归来的期待,呈现出普遍的情感。
  5. 千里潇湘烟渺渺:营造出一种远方的朦胧感,象征着思念与离别。
  6. 不记雕梁,旧日恩多少:对过往情感的追忆与惋惜,强调了时间的无情。
  7. 匝近清明檐外叫:清明即将到来,象征着春天的最终来临。
  8. 故巢犹在朱檐晓:象征着归属感与对往昔的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燕子来比喻对时光的感慨。
  • 拟人:燕子的归来被赋予了情感,传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
  • 对仗:整首词使用了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燕子的回归与离去,抒发了对时间流逝、春光易逝的感慨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体现了人类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燕子:象征春天的归来与生命的延续。
  • 春光:代表生机与希望,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 朱檐:象征着故土与归属感。
  • 潇湘:代表着遥远的思念与情感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词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汪宗臣
    •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故巢犹在朱檐晓”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春天的期待
    • B. 对旧日情感的追忆
    • C. 对燕子的厌倦
  3. 诗中“年去年来来去早”反映了什么主题?

    • A. 春天的美丽
    • B. 时间的流逝
    • C. 自然的变迁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清明》 - 杜甫
  •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

诗词对比

  • 《蝶恋花》与《春江花月夜》:两首诗都通过自然景象抒发情感,前者更侧重于对燕子的思念与时间的感慨,后者则通过春江的美景描绘人间的柔情与离愁。

参考资料:

  1. 《宋词三百首》
  2. 《中国古诗词鉴赏》
  3. 《汪宗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