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问相里黄州》

时间: 2025-01-24 19:22:29

东邻有渔父,西邻有山僧。

各问其性情,变之俱不能。

公为二千石,我为山海客。

志业岂不同,今已殊名迹。

相里不相类,相友且相异。

何况天下人,而欲同其意。

人意苟不同,分寸不相容。

漫问轩裳客,何如耕钓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东邻有渔父,西邻有山僧。
各问其性情,变之俱不能。
公为二千石,我为山海客。
志业岂不同,今已殊名迹。
相里不相类,相友且相异。
何况天下人,而欲同其意。
人意苟不同,分寸不相容。
漫问轩裳客,何如耕钓翁。

白话文翻译:

东边的邻居是个渔夫,西边的邻居是一位山中僧人。
我问他们的性情,结果都无法改变。
你是个二千石的官,我是个悠闲的山海客。
我们的志向事业虽不同,却已成了不同的名声和足迹。
彼此之间虽然相处,性格却各有差异。
何况天下人,怎能希望人人都意趣相同呢?
人心若不能一致,寸步难以相容。
随意询问那些衣着华丽的客人,
不如问问那耕田钓鱼的乡翁。

注释:

  • 渔父:渔民,专指靠打鱼为生的人。
  • 山僧:山中隐士或和尚,过着清淡的生活。
  • 二千石:古代官职名,指的是官位高、权力大的人。
  • 山海客:指的是随性而游的客人,寓意追求自由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元结,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绘山水田园,反映隐逸生活的情趣。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隐逸生活的背景下,反映了作者对社会地位与个人志趣的思考,表达了对人与人之间差异的认知。

诗歌鉴赏:

《漫问相里黄州》通过对比不同生活方式的人,展现了作者对人性复杂性的深刻理解。诗中渔父和山僧的出现,象征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哲学:一种是顺应自然、与世无争的闲适生活,另一种则是追求名利、身份地位的官场生活。诗人不仅表达了自己的生活选择,更反映了对社会中人际关系的深刻观察。通过“志业岂不同,今已殊名迹”的对比,作者指出了尽管人们的追求不同,但在名利的世界中,往往会被迫形成一种单一的价值观。而“何况天下人,而欲同其意”则提出了更广泛的思考:人心向背不能强求,个体的情感和意志总是各有差异。最后,诗人在对比中选择了宁静的乡村生活,表明了对简单而真实的生活态度的向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传达了对人性、社会和人生的独特见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东邻有渔父,西邻有山僧。”:引出两种典型人物,象征着不同的生活方式。
  2. “各问其性情,变之俱不能。”:即使询问他们的性情,也无法改变彼此的本质。
  3. “公为二千石,我为山海客。”:身份地位的对比,表明作者的自我定位。
  4. “志业岂不同,今已殊名迹。”:不同的志向和经历导致了不同的名声。
  5. “相里不相类,相友且相异。”: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
  6. “何况天下人,而欲同其意。”:人心难以齐,何必强求一致。
  7. “人意苟不同,分寸不相容。”:人心若不合,自然难以相容。
  8. “漫问轩裳客,何如耕钓翁。”:最后以自我反思,选择简单的乡村生活更为可取。

修辞手法

  • 对比:渔父与山僧的对比,反映不同人生观。
  • 排比:使用排比结构强化语气,如“各问其性情,变之俱不能”。
  • 对仗:诗句中有对仗工整的结构,增强音韵美。

主题思想: 本诗探讨了人性与生活方式的差异,强调了个体选择的独立性与社会压力的对立,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渔父:象征自由、自然、朴实的生活。
  • 山僧:象征清净、隐逸、追求精神生活的人。
  • 耕钓翁:代表安宁、简单、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东邻的职业是什么?

    • A. 渔父
    • B. 农夫
    • C. 商人
  2. 作者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何?

    • A. 完全相同
    • B. 各有差异
    • C. 必须统一
  3. 诗人最终选择了什么样的生活方式?

    • A. 官场生活
    • B. 隐逸生活
    • C. 奢华生活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元结的《漫问相里黄州》都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王维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而元结则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内心差异与选择。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元结诗文集》
  • 相关研究论文与书籍,探讨唐代诗人的生活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