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馀寒》

时间: 2025-01-11 22:55:01

馀寒驾春风,入我征衣裳。

扪鬓只得冻,蔽面尚疑创。

士耳恐犹坠,马毛欲吹僵。

牢持有失箸,疾饮无留汤。

曈曈扶桑日,出有万里光。

可怜当此时,不湿地上霜。

冥冥鸿雁飞,北望去成行。

谁言有百鸟,此鸟知阴阳。

岂时有必至,前识圣所臧。

把酒谢高翰,我知思故乡。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馀寒
作者: 王安石 〔宋代〕

馀寒驾春风,入我征衣裳。
扪鬓只得冻,蔽面尚疑创。
士耳恐犹坠,马毛欲吹僵。
牢持有失箸,疾饮无留汤。
曈曈扶桑日,出有万里光。
可怜当此时,不湿地上霜。
冥冥鸿雁飞,北望去成行。
谁言有百鸟,此鸟知阴阳。
岂时有必至,前识圣所臧。
把酒谢高翰,我知思故乡。


白话文翻译:

春风依旧带着寒意,吹入我征战的衣裳。
摸着鬓发只觉冰冷,脸上似乎还有创伤。
士兵的耳朵恐怕还在坠落,马毛在风中似乎要被吹僵。
紧紧握住筷子,饮酒时没有留汤。
阳光从东升起,照耀着万里光芒。
可怜此时此刻,地面上却没有露水和霜。
远方的鸿雁飞过,向北成行。
谁说有百鸟,这只鸟懂得阴阳变化。
难道时机总是必然到来,前面早已知晓圣地的埋藏。
举杯告别高远的鸿雁,我知道我思念故乡。


注释:

字词注释:

  • 馀寒:剩余的寒气,指春天的寒冷尚未消退。
  • 扪鬓:摸自己的鬓发,表示感受到寒冷。
  • 士耳:士兵的耳朵,形容士兵的状态。
  • 牢持:紧紧握住。
  • 曈曈:光亮的样子,形容阳光明亮。
  • 扶桑:传说中的东方日出之地,象征太阳。
  • 冥冥:模糊不清的样子,形容鸿雁飞行。
  • 阴阳:古代哲学中表示相对的两种事物,暗示变化的规律。

典故解析:

  • 扶桑:借用古代神话中的扶桑树,象征日出和新的希望。
  • 鸿雁:鸿雁飞行象征着归乡和思念,常用于诗歌中表示乡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提倡变法,主张改革。其诗风多以豪放、沉郁见称,语言简练而意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作于春寒时节,表达了作者在征途中的寒冷和对故乡的思念。王安石在政治上经历了多次变法和挫折,内心有着复杂的情感,故而诗中流露出对家乡的深切怀念。


诗歌鉴赏:

《馀寒》这首诗用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春寒仍存的景象和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诗的开头便以“馀寒驾春风”点明了时节,紧接着通过“入我征衣裳”描写寒风刺骨,展现出征战的艰辛。接下来,诗人通过“扪鬓只得冻”展现了个人的感受,诉说着在战斗中被寒冷侵袭的状态。

诗中“士耳恐犹坠,马毛欲吹僵”通过士兵和马匹的描绘,生动地传达出战场的严酷与生死未卜的紧张气氛。紧接着的几句,诗人以“牢持有失箸,疾饮无留汤”的生动比喻表现了战斗中的紧迫感。

最后几句,“冥冥鸿雁飞,北望去成行”引入了对故乡的思念,鸿雁的飞行象征着归途和希望,同时“岂时有必至,前识圣所臧”则反映了诗人对未来的期许和对故乡的深切怀念。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当下艰难时局的感叹,也有对故乡的深情思念,表现了王安石独特的诗歌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馀寒驾春风:春风中仍带着寒意,描写了季节的变化和残留的寒冷。
  2. 入我征衣裳:寒风侵入征战的衣服,暗示征途的艰苦。
  3. 扪鬓只得冻:摸头发感到冰冷,表现了困境中的孤独感。
  4. 蔽面尚疑创:脸上似乎还有伤痕,暗示心灵的创伤。
  5. 士耳恐犹坠:士兵的耳朵恐怕已因寒冷而失灵,表现了冷酷的战场环境。
  6. 马毛欲吹僵:马毛在寒风中无力,形容环境的恶劣。
  7. 牢持有失箸:紧握筷子,表明战士在紧张环境下的无奈。
  8. 疾饮无留汤:匆忙饮酒,未留汤水,反映出战斗的紧迫。
  9. 曈曈扶桑日:阳光从东方升起,象征希望和新生。
  10. 出有万里光:阳光照耀下的万里景象,带来一丝温暖。
  11. 可怜当此时,不湿地上霜:可惜此时地面没有露水和霜,暗示环境的干燥和艰苦。
  12. 冥冥鸿雁飞:鸿雁在空中飞翔,象征着归乡和思念。
  13. 北望去成行:向北方飞去,描绘出归途的景象。
  14. 谁言有百鸟,此鸟知阴阳:质疑其他鸟的存在,强调鸿雁的特殊性。
  15. 岂时有必至,前识圣所臧:思考时间与归宿的关系,暗示对未来的思考。
  16. 把酒谢高翰,我知思故乡:举杯告别高飞的鸿雁,表达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风比作寒意,生动描绘出气候的特点。
  • 拟人:将士兵和马匹赋予了情感,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如“冥冥鸿雁飞,北望去成行”,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寒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征战的无奈以及对故乡深深的思念。诗中反复出现的寒冷意象与温暖的阳光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对未来的期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困境与艰辛。
  • 春风:象征变化与希望。
  • 鸿雁:象征归乡与思念。
  • 阳光:象征温暖与未来的希望。

这些意象相互交织,构成了诗中丰富的情感层次,展现了王安石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馀寒》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王安石
    C. 杜甫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鸿雁”象征什么?
    A. 战争
    B. 归乡与思念
    C. 春天
    D. 秋天

  3. 诗中“扪鬓只得冻”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温暖
    B. 失落与孤独
    C. 兴奋
    D. 快乐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登高》 - 杜甫
  • 《春望》 - 杜甫

诗词对比:
王安石与李白的作品常常反映出不同的情感基调,王安石的《馀寒》表现出思乡的愁苦,而李白的《静夜思》则更多流露出对家乡的柔情。两者虽然都表达了思乡之情,但情感的深度和表达方式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王安石诗词全集》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深入理解王安石的《馀寒》。

相关诗句

馀寒驾春风,入我征衣裳。下一句是什么

扪鬓只得冻,蔽面尚疑创。上一句是什么

扪鬓只得冻,蔽面尚疑创。下一句是什么

士耳恐犹坠,马毛欲吹僵。上一句是什么

士耳恐犹坠,马毛欲吹僵。下一句是什么

牢持有失箸,疾饮无留汤。上一句是什么

牢持有失箸,疾饮无留汤。下一句是什么

曈曈扶桑日,出有万里光。上一句是什么

曈曈扶桑日,出有万里光。下一句是什么

可怜当此时,不湿地上霜。上一句是什么

可怜当此时,不湿地上霜。下一句是什么

冥冥鸿雁飞,北望去成行。上一句是什么

冥冥鸿雁飞,北望去成行。下一句是什么

谁言有百鸟,此鸟知阴阳。上一句是什么

谁言有百鸟,此鸟知阴阳。下一句是什么

岂时有必至,前识圣所臧。上一句是什么

岂时有必至,前识圣所臧。下一句是什么

把酒谢高翰,我知思故乡。上一句是什么

馀寒驾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入我征衣裳。上一句是什么

入我征衣裳。下一句是什么

扪鬓只得冻,上一句是什么

扪鬓只得冻,下一句是什么

蔽面尚疑创。上一句是什么

蔽面尚疑创。下一句是什么

士耳恐犹坠,上一句是什么

士耳恐犹坠,下一句是什么

马毛欲吹僵。上一句是什么

马毛欲吹僵。下一句是什么

牢持有失箸,上一句是什么

牢持有失箸,下一句是什么

疾饮无留汤。上一句是什么

疾饮无留汤。下一句是什么

曈曈扶桑日,上一句是什么

曈曈扶桑日,下一句是什么

出有万里光。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