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蓂荚飞双》

时间: 2025-05-20 04:11:08

蓂荚飞双,桂分缺二。

金风已肃深秋意。

萱庭戏彩恰称觞,蕊宫仙子天台裔。

鹤发童颜,龟龄福备。

孩儿书额添三字。

常将机训付儿孙,取青行拥潘舆侍。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蓂荚飞双,桂分缺二。金风已肃深秋意。萱庭戏彩恰称觞,蕊宫仙子天台裔。鹤发童颜,龟龄福备。孩儿书额添三字。常将机训付儿孙,取青行拥潘舆侍。

白话文翻译

蓂荚成双飞舞,桂花却已凋零。金风送来深秋的气息。萱草庭院中嬉戏的彩云,正好与美酒相称,蕊宫的仙子也来自天台山。白发苍苍却依然童颜,长寿和福气齐全。孩子们的额头上添上了三个字。常常把机巧的教诲传授给儿孙,愿他们能拥有青云之志,步入高官之路。

注释

  • 蓂荚:指的是一种植物的果实,形状像豆荚。
  • :桂花,象征着秋天和丰收。
  • 金风:指秋风,寓意天气转凉。
  • 萱庭:指萱草的庭院,象征家中的快乐。
  • 蕊宫:指花的宫殿,暗指美丽的女性。
  • 鹤发童颜:形容人虽年老却依然年轻的外貌。
  • 龟龄:指长寿,如同乌龟一般。
  • 机训:指智慧和教导。
  • 潘舆侍:潘舆是古代高官的代称,寓意功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翁溪园,宋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和自然风光。其词风清新典雅,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在深秋时节写成,表现了诗人对人生和家庭的感慨,结合了自然景物与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歌鉴赏

《踏莎行·蓂荚飞双》是一首描绘秋天景色与人生哲理的词作。诗的开头通过“蓂荚飞双,桂分缺二”描绘出一种秋天的萧瑟与凋零感,金风送来的不仅是秋意,还有一种无奈的时光流逝的感觉。接下来的“萱庭戏彩恰称觞”,则用萱草的欢娱与酒宴的欢快形成对比,显现出生命中的欢乐与悲伤交织。诗中“鹤发童颜”这一形象,表现了长者的智慧与年轻的心态,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整首词将自然的景象与人生哲理紧密相连,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色,反映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许。最后一联“常将机训付儿孙,取青行拥潘舆侍”,则体现了诗人对后代的殷切期望,希望他们能继承智慧,追求更高的人生理想,达到官场的成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蓂荚飞双:描绘秋天的植物,象征生命的循环与变化。
  • 桂分缺二:暗示桂花的凋零,反映时间的流逝。
  • 金风已肃深秋意:金秋的气息已然深厚,感受到季节的变化。
  • 萱庭戏彩恰称觞:萱草庭院中的欢声笑语,与饮酒的快乐相得益彰。
  • 蕊宫仙子天台裔:蕊宫的仙子,暗指美丽与高雅,来自于天台山。
  • 鹤发童颜,龟龄福备:描绘长者的智慧与长寿,意象生动。
  • 孩儿书额添三字:孩子们额头上的字,象征着未来的希望。
  • 常将机训付儿孙:传授智慧与经验给后代,表达了对家庭的关爱。
  • 取青行拥潘舆侍:希望儿孙能够成就一番事业,走向更高的人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人生经历相结合,形成鲜明的对比。
  • 对仗:整首词的句式工整,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 拟人: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对家庭的关爱,以及对后代的期许,展示了生命的哲理和对未来的展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蓂荚:象征生命的轮回与变化。
  • 桂花:代表秋天的成熟与丰收。
  • 萱草:象征家庭的快乐与温馨。
  • 鹤发童颜:代表智慧与年轻的心态。
  • 潘舆:象征功名与事业的成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蓂荚飞双”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

    • A. 春天
    • B. 秋天
    • C. 夏天
    • D. 冬天
  2. 诗中的“鹤发童颜”主要表达了什么含义?

    • A. 年龄的增长
    • B. 智慧与年轻的心态
    • C. 美丽的外貌
    • D. 追求名利
  3. 诗中提到的“潘舆侍”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功名与事业
    • C. 家庭
    • D. 友情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宋代李清照的《如梦令》
  • 唐代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比较翁溪园的《踏莎行·蓂荚飞双》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物与人生感悟,但翁溪园更强调家庭与传承,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达个人情感与历史的感伤。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