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宋子纯杜约夫晚渡漳河访李淑东》

时间: 2025-01-11 21:54:35

幽期何惮远,秋色满山川。

月出平林外,人行落雁边。

水村时下马,沙岸夜呼船。

正有东篱菊,相𢬵醉里眠。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幽期何惮远,秋色满山川。
月出平林外,人行落雁边。
水村时下马,沙岸夜呼船。
正有东篱菊,相醉里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与友人相约游玩的心情,虽然相聚的地方遥远,但完全不在乎。秋天的景色遍布山川,月亮在平林之外升起,行人走在落雁飞来的地方。水边的村庄,时常停下马来,沙滩边在夜里呼叫着船只。正如东篱下的菊花,正沉醉于这美好的时光而安然入睡。

注释:

  • 幽期:幽静的约会,指与友人相约的时光。
  • :畏惧、在意。
  • 落雁:秋天雁阵南飞,意指秋季的景象。
  • 水村:水边的村庄,生活在水边的人家。
  • 东篱菊:指东篱下的菊花,代表秋天的美景和宁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谢榛,字子真,号澹庵,明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描绘乡村景色和人们的生活,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谢榛与友人相约游览秋天的漳河边,表达了他对友谊和自然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明代士人的生活情趣。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雅致的笔触描绘出秋季的美丽景色和宁静的氛围,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相聚的愉悦心情。首句“幽期何惮远”便传达出诗人对相聚的期待,尽管相约的地点遥远,但心中却无所畏惧。接着,诗人用“秋色满山川”描绘出秋天的迷人景色,表现出自然的富饶和美丽。

“月出平林外,人行落雁边”两句,描绘了皎洁的月光洒在平原上,行人漫步在归雁飞来的地方,构建出了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既有月夜的宁静,又有人们的活跃。接下来的两句“水村时下马,沙岸夜呼船”,则进一步描绘了水边村落的生动场景,诗人似乎将自己融入到这幅画卷之中。

最后的“正有东篱菊,相醉里眠”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菊花象征着高洁和隐逸,诗人在秋天的夜晚与友人一同享受这份自然带来的宁静与美好,仿佛沉醉于这景色之中,安然入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幽期何惮远”:即使相约的地点很远,也不会在意。
  2. “秋色满山川”:秋天的色彩遍布山川,描绘出丰收的季节。
  3. “月出平林外”:明月升起在平林之外,营造出宁静的夜晚氛围。
  4. “人行落雁边”:人们走在归雁飞过的地方,寓意着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融合。
  5. “水村时下马”:在水边的村庄,骑马的人时常停下来。
  6. “沙岸夜呼船”:在沙滩边,夜晚传来呼唤船只的声音,营造出一种生动的景象。
  7. “正有东篱菊”:东篱下的菊花寓意着高雅和秋意。
  8. “相醉里眠”:与友人沉醉在秋夜的美景中,安然入睡。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对仗、排比等修辞手法,例如“月出平林外,人行落雁边”展示了景物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同时,意象的使用,如“东篱菊”,增加了诗的文化内涵。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表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色:象征丰收与成熟,传达出自然的变化和生命的轮回。
  • :代表宁静和思乡情绪,同时也象征着团圆。
  • 水村:代表乡村生活的恬淡与自然。
  • 东篱菊:象征高洁的品德和清雅的情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谢榛
    D. 白居易

  2. “幽期何惮远”中的“惮”是什么意思? A. 忍耐
    B. 在意
    C. 远离
    D. 高兴

  3. 诗中提到的“东篱菊”象征什么? A. 秋天
    B. 忍耐
    C. 高洁与隐逸
    D. 友情

答案

  1. C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与幽人对酌》- 李白
  • 《秋夕》- 杜甫

诗词对比: 谢榛的《同宋子纯杜约夫晚渡漳河访李淑东》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在主题上均涉及自然与人情的结合,前者强调与友人的相聚与秋景的美好,后者则表达了独自饮酒的孤独与思考。两首诗都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但表达的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前者更显温暖与亲切,而后者则带有孤独和哲思。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代诗词鉴赏》
  • 《谢榛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