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送徐大正》

时间: 2025-01-25 22:35:23

(尝与余约卜邻于江淮间将赴登州同舟至山阳以诗见送留别)别时酒盏照灯花,知我归期渐有涯。

去岁渡江萍似斗,今年并海枣如瓜。

多情明月邀君共,无价青山为我赊。

千首新诗一竿竹,不应空钓汉江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韵送徐大正
苏轼

尝与余约卜邻于江淮间,
将赴登州同舟至山阳。
以诗见送留别,别时酒盏照灯花,
知我归期渐有涯。
去岁渡江萍似斗,
今年并海枣如瓜。
多情明月邀君共,
无价青山为我赊。
千首新诗一竿竹,
不应空钓汉江槎。

白话文翻译

我曾与你约好在江淮之间做邻居,
如今将要一起乘船去登州,途经山阳。
在这里以诗相送,临别时酒杯在灯下闪烁,
你知道我归来的日子是渐渐有尽头的。
去年渡江时,水面上的浮萍像斗一样,
今年则海棠果像瓜似的丰硕。
多情的明月邀请你一同赏玩,
无价的青山愿为我赊借。
我有千首新诗,只需一根竹竿,
不会白白地在汉江边钓鱼。

注释

  • 卜邻:约定为邻居。
  • 登州:古地名,今山东省登州。
  • 山阳:地名,位于今江苏省。
  • 酒盏:酒杯。
  • 照灯花:灯下的花影。
  • 归期:回家的日期。
  • 浮萍:水面漂浮的植物,喻指无常。
  • 海枣:一种果实,意喻丰收。
  • 明月:月亮,常与思念相关。
  • 青山:象征自然的美丽与价值。
  • 汉江槎:指在汉江上漂流的木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他的诗词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成就,风格清新、豪放,具有强烈的个性。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苏轼与友人徐大正相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未来的思考。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出对友人的怀念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次韵送徐大正》是苏轼在与友人分别时所作,诗中蕴藏着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生活的哲思。开篇即以“卜邻”之约引入,展现了对理想生活的期盼;而“酒盏照灯花”的描写,则增添了离别的氛围,让人感受到酒意朦胧中的不舍与温情。

在描绘自然景物的过程中,苏轼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结合,形成了一种和谐美。去年的“浮萍”与今年的“海枣”,不仅对比了时间的流逝,也象征着生活的变迁与丰盈。接着,诗人将多情的明月比作邀请,表现出对友人共享美好时光的渴望。

最后,诗人以“千首新诗一竿竹”作结,表达了对诗歌创作的热情与期待。整首诗在温柔的情感中透着哲理,既有对友人的眷恋,也有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苏轼作为文学家的豁达与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尝与余约卜邻于江淮间:曾经和你约好在江淮做邻居。
  2. 将赴登州同舟至山阳:现在要一起乘船去登州,途经山阳。
  3. 以诗见送留别:用诗歌来送别你。
  4. 别时酒盏照灯花:临别时酒杯在灯下闪烁。
  5. 知我归期渐有涯:你知道我回来的日子是渐渐有限的。
  6. 去岁渡江萍似斗:去年渡江时,水面上的浮萍像斗一样大。
  7. 今年并海枣如瓜:今年的海棠果则像瓜一样丰硕。
  8. 多情明月邀君共:多情的明月邀请你一同赏玩。
  9. 无价青山为我赊:无价的青山愿意借给我。
  10. 千首新诗一竿竹:我有千首新诗,只需一根竹竿。
  11. 不应空钓汉江槎:不会白白地在汉江边钓鱼。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浮萍”比作去年的短暂与无常;“海枣”比作今年的丰盈。
  • 对比:通过对比去年的景象与今年的景象,表现时间的流逝。
  • 拟人:将明月描绘成有情感的存在,增加了情感的温度。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离别与友谊的主题展开,表现了苏轼对友人的深情以及对生活的哲思。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传达出一种豁达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月:象征思念与友谊,常与离别相关。
  • 青山:象征自然的美好与持久的价值。
  • 酒盏:代表欢聚与离别时的情感。
  • 浮萍:象征生命的无常与变化。
  • 海枣:象征生活的丰盈与富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明月”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思念
    • C. 战争
    • D. 亲情
  2. 填空题:苏轼在诗中以“___”来表达对友人的邀请。

  3.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去岁渡江萍似斗”是对比去年的萍与今年的海枣。(对/错)

答案

  1. B. 思念
  2. 明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诗词对比

  • 苏轼《次韵送徐大正》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两首诗都表达了离别时的情感与对友人的思念,但苏轼更注重自然景物与内心感受的结合,而王勃则更多地表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志向的追求。

参考资料

  • 《苏轼诗文全集》
  • 《宋代文学史》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