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偶成》

时间: 2025-01-27 04:16:03

二月春光好,村村景物赊。

绿垂烟外柳,红绽雨中花。

倚杖登危峤,提壶坐浅沙。

万缘知有分,随处即为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日偶成
作者: 谢复 〔明代〕

二月春光好,村村景物赊。
绿垂烟外柳,红绽雨中花。
倚杖登危峤,提壶坐浅沙。
万缘知有分,随处即为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二月春天的美好景色,村庄里的一切都显得生机勃勃。柳树在烟雾中垂下枝条,花朵在雨中绽放。诗人倚着拐杖登上高峰,提着壶坐在浅沙滩上。万事万物都知道彼此有缘分,随处都能找到家的感觉。


注释:

  • 二月:指农历二月,春天的开始。
  • :延续、拖延,这里形容春光美好,景物生机盎然。
  • 绿垂烟外柳:柳树垂下的枝条像烟雾一样轻盈。
  • 红绽雨中花:花朵在春雨中开放,色彩鲜艳。
  • 倚杖:依靠拐杖,表示年长的诗人。
  • 危峤:高耸的山峰。
  • 提壶坐浅沙:提着壶坐在沙滩上,享受清闲时光。
  • 万缘知有分:万事万物之间都有缘分。
  • 随处即为家:到处都有家的感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谢复,明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但其诗歌作品多以清新自然著称,常表现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春天,表达了诗人对春日美景的欣赏与对生活的感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春日偶成》是一首充满生机和自然美的诗,诗人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个人的情感。开头两句通过“二月春光好,村村景物赊”交代了时间和空间,展现了春天的温暖与村庄的生机,给人以宁静而愉悦的感受。在描写柳树和花朵时,诗人使用“绿垂烟外柳,红绽雨中花”的意象,将春天的柔美与生命的绚丽展现得淋漓尽致,仿佛让人亲身感受到那种春意盎然的气息。

后半部分,“倚杖登危峤,提壶坐浅沙”则转为描写诗人的个人感受,表现出一种闲适与淡然的生活态度。这里的“倚杖”与“提壶”暗示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虽然身处高山之巅,却选择在沙滩上闲坐,体现了一种超然的生活哲学。

最后两句“万缘知有分,随处即为家”则升华了全诗的主题,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缘分,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认同与归属感,传递出一种和谐的生活观。

整首诗不仅具备优美的自然描写,还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二月春光好:二月的春天光景美好,给人以愉悦的感觉。
  2. 村村景物赊:各个村庄的春景都显得特别美丽,生机盎然。
  3. 绿垂烟外柳:柳树的枝条如烟般轻柔地垂下,增添了春日的柔美。
  4. 红绽雨中花:花朵在春雨中绽放,色彩鲜艳,象征着生命力。
  5. 倚杖登危峤:诗人倚靠拐杖,登上高山,体现出一种悠闲与观察的视角。
  6. 提壶坐浅沙:提着水壶,坐在沙滩上,享受大自然的宁静。
  7. 万缘知有分:万事万物之间都有天然的联系和缘分。
  8. 随处即为家:无论在哪里,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与归属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柳树比作烟,形象生动。
  • 对仗:上下句的结构相对,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柳树、花朵、高山、沙滩等意象交织,构成一幅春日的美丽画面。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理解,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 春光:象征新生与希望。
  • :代表柔美与生命的延续。
  • :象征美丽与短暂的生命。
  • 高峦:象征追求与超然的境界。
  • 沙滩:象征悠闲与归属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春日偶成》是哪位诗人的作品? A. 李白
    B. 陶渊明
    C. 谢复
    D.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绿垂烟外柳”主要描绘了什么? A. 柳树的高大
    B. 柳树的柔美
    C. 柳树的枯萎
    D. 柳树的变化

  3.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失落与孤独
    B. 和谐与归属
    C. 忧伤与怀念
    D. 冒险与挑战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夜喜雨》 - 李白
  • 《江南春》 - 杜甫

诗词对比

  • 《春日偶成》与《春夜喜雨》:两首诗均描写春天的美景,但《春夜喜雨》侧重于表达对春雨的赞美,而《春日偶成》则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解读:两首诗都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但在情感基调上,《春日偶成》更显闲适与归属感,而《春夜喜雨》则充满了对春雨的赞美与期待。


参考资料:

  • 《明代诗歌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唐诗三百首》

以上资料可帮助读者更深入理解《春日偶成》及其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