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事十首 其十》

时间: 2025-01-26 23:45:01

汉重貂珰鼎轴轻,力扶弱势赖公卿。

劾侯常侍如张□,讼石中书有更生。

伺夜九头犹作祟,过时百舌未收声。

虞廷可是无仪凤,底事相看噤不鸣。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汉重貂珰鼎轴轻,力扶弱势赖公卿。
劾侯常侍如张,讼石中书有更生。
伺夜九头犹作祟,过时百舌未收声。
虞廷可是无仪凤,底事相看噤不鸣。

白话文翻译

汉朝的权臣如重贵的貂皮,权力如同轻盈的鼎轴;
力图扶持弱者的依靠是公卿。
弹劾侯爵和常侍就像张良那样,
在石头中书的诉讼中总有机会再生。
夜间伺机的九头鸟依旧作祟,
过了时节的百舌鸟却未发出声音。
虞廷中难道就没有仪凤?
为什么大家相互看着却噤声不鸣?

注释

  • 貂珰:指汉代贵族所穿的貂皮衣物,象征权贵。
  • 鼎轴:鼎的支撑部分,形容权力的轻重。
  • 公卿:指朝廷的高级官员。
  • :弹劾、检举。
  • :封号,指贵族。
  • 常侍:常侍人员,指在皇帝身边侍奉的官员。
  • 九头:传说中的妖鸟,象征阴险的势力。
  • 百舌:指百舌鸟,形容多嘴的人,未发声表示沉默。
  • 虞廷:古代指代朝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惟恭,号少岳,宋代著名诗人和政治家。他的作品多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风格沉稳,常以直白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内外困扰之时,诗人借古讽今,表达了对当时政治环境的不满和对权臣的讽刺。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汉朝权贵与弱势群体的关系,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公与腐败。诗中的“汉重貂珰鼎轴轻”,通过对重与轻的极端对比,突显了权力的虚浮和不实;而“力扶弱势赖公卿”则反映出社会对于权贵的依赖,显示了弱者在权力面前的无奈。“劾侯常侍如张”,不仅点明了政治斗争的残酷,也暗示了历史中的英雄人物张良的智慧和勇气,表达了对当年英豪的怀念与对现状的不满。

“伺夜九头犹作祟,过时百舌未收声”则将社会现象与个人命运紧密相连,九头鸟的伺机作祟象征着暗中的阴谋,而百舌鸟的沉默则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无奈与恐惧。最后两句“虞廷可是无仪凤,底事相看噤不鸣”则以反问的方式,激起读者对当时政治的思考,质疑朝廷的权威和公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汉重貂珰鼎轴轻:暗示权力的虚浮和奢华。
  2. 力扶弱势赖公卿:表现弱者对权贵的依赖。
  3. 劾侯常侍如张:引入历史人物,强调政治斗争的必要。
  4. 讼石中书有更生:描绘法律与权力关系的复杂性。
  5. 伺夜九头犹作祟:喻指潜伏的阴谋。
  6. 过时百舌未收声:暗示沉默的无奈。
  7. 虞廷可是无仪凤:对朝廷的质疑。
  8. 底事相看噤不鸣:反映出社会的压抑。

修辞手法

  • 比喻:权贵如貂珰,象征奢华。
  • 对比:重与轻,权力与弱势的对比。
  • 反问:激发读者思考,增强诗的感染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当时的政治环境,表达了对权力的批判和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公正的渴望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貂珰:象征权力与奢华。
  • 鼎轴:象征权力的轻重与虚假。
  • 九头:象征阴险的政治斗争。
  • 百舌:象征沉默的社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汉重貂珰鼎轴轻”是比喻什么?

    • A. 权力的虚浮
    • B. 社会的繁荣
    • C. 个人的奋斗
    • D. 自然的美丽
  2. “伺夜九头犹作祟”中的“九头”代表什么?

    • A. 天上的星星
    • B. 潜伏的阴谋
    • C. 一种神兽
    • D. 人们的恐惧
  3. 诗中提到的“百舌”象征了什么?

    • A. 说真话的人
    • B. 沉默的人
    • C. 讲故事的人
    • D. 多嘴的人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兵车行》
  • 白居易的《卖炭翁》

诗词对比

  • 《兵车行》《书事十首》:两首诗都反映了社会的不公与人民的苦难,但杜甫通过战争的直接影响来表现,而刘克庄则通过政治的隐喻来揭示。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刘克庄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