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香·又题花潭中丞诒经书屋冬日课孙图1926》
时间: 2025-01-23 03:03:5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桂枝香·又题花潭中丞诒经书屋冬日课孙图1926
作者:况周颐
菟裘小筑。理旧业讲筵,人是名宿。
得清芬阅世,老怀差足。
年时点颔浑如昨,几星霜崭然头角。
尔曹知否。休耽渴睡,漫夸便腹。
任省识冬烘面目。念经授瑶宫,晖映天禄。
台省回翔卅载,隙驹何速。
工诗早已贻厥,况笛清绝尘俗。
古芸凝处。家风无改,故山高躅。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一间小屋中,继续着他的学术事业。尽管他已年迈,但通过阅读和思考,内心依然充满了对世界的理解和清新的感受。时间仿佛在他身边流逝,回忆起年轻时的模样,头发上已经有了几缕白霜。
他问年轻人是否明白,提醒他们不要沉迷于贪睡而虚度光阴。诗人表达了对冬日的思考,温暖的教诲如同瑶池仙宫的光辉。经历了三十年的时光,岁月如飞马般迅速流逝。他早已不再追求诗歌的名利,只愿在清幽之境中,享受吹奏笛子的乐趣,远离世俗的纷扰。
尽管时光已逝,家风依旧如昔,故乡的山川依然高耸。
注释
- 菟裘:指的是一种轻便的衣服,用于形容诗人简朴的生活。
- 名宿:指有名望的学者或老师。
- 清芬:清新的芳香,常用来形容品德高尚。
- 老怀差足:老年人的内心感受依然丰富满足。
- 尔曹:你们,指年轻一代。
- 冬烘:形容温暖的环境,通常指冬季的阳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况周颐(1848年-1932年),字仲华,号一斋,晚号乐天,清末民初著名的学者、诗人。其学识渊博,尤其在诗词、书法和古典文学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
创作背景:
本词创作于1926年,正值社会动荡,政治局势复杂。诗人在此时写下此词,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坚持与对年轻人的寄望,反映了他个人的学术追求与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桂枝香》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与哲理。开篇以“菟裘小筑”引入,既表现出诗人的生活简朴,又暗示他对“旧业”的坚持。词中多次提及时间的流逝与个人的成长,表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与反思。
“得清芬阅世,老怀差足”一句传达了年岁虽长,内心却仍然充实的情感。对比年轻时的记忆,诗人感慨岁月的无情,头发虽白却未减其热情。在对年轻人的劝诫中,诗人呼吁他们珍惜光阴,努力学习,而非沉迷于安逸。
后半部分提到的“念经授瑶宫,晖映天禄”,则是一种对知识的追求与尊重,象征着对理想与精神世界的向往。最后,诗人以“古芸凝处,家风无改,故山高躅”作结,流露出对故乡与传统的思念,以及对生活的坚守与热爱。
整首词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层次感,情感深邃,既有对现实的反思,也有对理想的追求,展示了诗人渊博的学识和深厚的人文情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菟裘小筑:暗示诗人的清贫与淡泊。
- 理旧业讲筵:继续传承学问,表达对教育的热爱。
- 得清芬阅世:通过阅读与思考,获得了人生的智慧。
- 老怀差足:尽管年老,但内心富足。
- 年时点颔浑如昨:感慨时光流逝,回忆年轻时的状态。
- 尔曹知否:对年轻一代的提问与警醒。
- 任省识冬烘面目:面对冬日的温暖,思考人生的意义。
- 念经授瑶宫:象征对知识的渴望与传承。
- 工诗早已贻厥:诗人已不再追求名利,而是追求精神的满足。
- 古芸凝处:古老的文化与风尚依旧。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念经授瑶宫”比喻追求高尚的知识。
- 对仗:整首词在结构上对称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这首词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对年轻人的期望,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展现出一种清新高远的精神境界。
意象分析
- 菟裘:象征着简朴的生活态度。
- 清芬:代表着高尚的品德与智慧。
- 冬烘:象征温暖的知识与安逸的环境。
- 瑶宫:象征着理想的精神世界和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词中“尔曹知否”是对谁的提问? A. 年轻人
B. 老年人
C. 自己 -
填空题:诗人通过“菟裘小筑”来表现他的__。
-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对追求名利的向往。 (对/错)
答案:
- A
- 简朴生活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抒发对时光流逝与人生苦短的感慨。
- 《静夜思》:李白,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人生哲理。
诗词对比:
- 《庐山谣》:与本词同样表现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但更加关注大自然的壮丽与人心的沉静。
- 《春望》:杜甫所作,表现了对家国的忧虑,与况周颐的孤高淡泊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况周颐研究》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