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处置第一百二十七》

时间: 2025-01-26 04:26:36

东郊暗长戟,死地脱斯须。

庾公兴不浅,居然屈壮图。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东郊暗长戟,死地脱斯须。
庾公兴不浅,居然屈壮图。

白话文翻译:

在东郊的阴暗处,长戟隐隐可见,
在死亡的边缘,瞬间就能脱身。
庾公的事业盛况不浅,
竟然可以屈服于这样壮丽的图景。

注释:

  • 东郊:指东边的郊外,古代城市的边缘地带。
  • 暗长戟:暗指长戟的状态,可能暗示危险或敌人隐匿。
  • 死地:指生死攸关的境地。
  • 斯须:瞬间,指时间非常短。
  • 庾公:庾亮,东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和军事家,象征着有作为的人。
  • 兴不浅:形容庾公的事业成就非同小可。
  • 屈壮图:屈服于壮丽的景象,可能隐喻对环境或状况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天祥(1236年-1283年),字履善,号文山,南宋末年著名的政治家、民族英雄、文学家。他在抗元斗争中表现出色,最终为国捐躯。其诗词以豪情壮志、忧国忧民著称,风格独特,深受后人推崇。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南宋灭亡前夕,正值文天祥在抗元斗争中的艰难时刻。诗中体现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悲痛和对敌人的愤慨,表达了他宁死不屈的决心。

诗歌鉴赏:

文天祥的《邹处置第一百二十七》展现了他在国家危亡时刻的深沉思考与豪情壮志。诗的开头“东郊暗长戟”,以“暗”字点明了局势的紧迫和危机,隐喻着敌人的逼近,暗示着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接下来的“死地脱斯须”,通过“死地”的极端状态,表现出他在困境中对生存的渴望与反抗的决心。紧接着提到的“庾公兴不浅”,不仅是对庾亮的赞美,更是对自己理想追求的反思,庾公的成就让人敬仰,但在此时也显得无力。最后一句“居然屈壮图”则是对现实无奈的叹息,展现出一种壮志未酬的悲壮情怀。整首诗在情感上深邃而沉重,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思考,也有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展现了文天祥作为一位爱国者的无畏精神。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东郊暗长戟:描绘了一个阴暗的环境,暗示着敌人的威胁。
  2. 死地脱斯须:表达了在生死边缘,瞬间脱身的紧迫感。
  3. 庾公兴不浅:提到庾公的成就,反映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
  4. 居然屈壮图:表露了对壮丽前景的无奈与屈服,情感复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敌人比作“长戟”,象征着威胁与危险。
  • 对仗:诗句对仗工整,增添了诗歌的韵律感。
  • 夸张:对“死地”的表述,突出紧迫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国家危亡与个人命运的交织,表现了文天祥不屈的精神和对理想的追求。诗中蕴含着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对历史的反思,展现了作者的伟大人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长戟:象征着敌人和战争的威胁。
  • 死地:代表着绝境和无奈。
  • 庾公:象征着历史的英杰,激励着后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东郊暗长戟”中的“长戟”象征什么?

    • A. 和平
    • B. 威胁
    • C. 美丽
    • D. 忍耐
  2. “庾公兴不浅”中的“兴”指的是:

    • A. 兴趣
    • B. 成就
    • C. 兴奋
    • D. 兴旺
  3. 诗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A. 喜悦
    • B. 无奈与悲壮
    • C. 轻松
    • D. 忧伤但满足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诗词对比:

  • 文天祥《过零丁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两者都表现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个人理想的追求,但文天祥更显悲壮,陆游则带有一丝淡淡的忧伤与对往事的反思。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文天祥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