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下·卫瓘》

时间: 2025-01-24 06:28:39

拓拔枝柯幸少疏,洛阳宫殿已为墟。

休论荣晦师田续,忍读金墉稽颡书。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拓拔枝柯幸少疏,
洛阳宫殿已为墟。
休论荣晦师田续,
忍读金墉稽颡书。

白话文翻译:

拓拔的枝叶虽然不多,
洛阳的宫殿如今已成为废墟。
不必讨论荣华与衰败的师田续,
忍耐着去读那《金墉》的稽颡书吧。

注释:

  • 拓拔:古代北方民族的一个部落,后成为北魏的姓氏。
  • 枝柯:指树木的枝叶,这里引申为繁荣的象征。
  • 少疏:少而稀疏,暗示繁华已衰。
  • 洛阳:古代中国的都城,象征繁华与文化。
  • 宫殿:指皇宫,代表权力与荣华。
  • :废墟,表示衰败。
  • 休论:不必讨论。
  • 荣晦:繁荣与衰败。
  • 师田续:指历史上有关荣华与衰败的讨论。
  • 金墉:古书名,可能暗指某种历史著作。
  • 稽颡书:指的是阅读、研究古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普,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涉及历史诗,风格多反映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社会的感慨,具备一定的哲理性。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历史变迁之际,反映了作者对家国兴衰的感慨,尤其是对洛阳这一历史文化名城的感伤,传达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咏史下·卫瓘》是一首充满历史思考的诗作,诗中通过对比过去的繁华与现在的衰败,传达出一种无奈和惋惜的情感。首句“拓拔枝柯幸少疏”形象地展现了历史的变迁,原本繁盛的枝叶如今稀疏,暗示着曾经的辉煌已经不再。接着提到“洛阳宫殿已为墟”,更是直接揭示了历史的无情,曾经的权力中心现在变成了废墟。

诗中提到“休论荣晦”,表达了对荣华富贵与衰败的无奈,似乎在说,讨论这些已无意义。最后一句“忍读金墉稽颡书”则突出了作者对于历史文献的追求,尽管心中充满了对历史的失落感,却仍然选择去研究和追寻那些古老的智慧。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为精妙,通过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传达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历史教训的思考。诗中情感的深邃与哲理的思索,使得这首诗在宋代的诗歌中具有独特的地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拓拔枝柯幸少疏:拓拔的枝叶虽然不多,意在表达历史的繁荣已不再。
  2. 洛阳宫殿已为墟:洛阳的宫殿已经成为废墟,强化了衰败的主题。
  3. 休论荣晦师田续:不必再讨论荣华与衰败,暗示对历史的无奈。
  4. 忍读金墉稽颡书:尽管感到失落,仍然选择研究古书,体现对知识的追求。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过去的繁华与现在的衰败形成鲜明对比。
  • 象征:洛阳的宫殿作为权力和文化的象征,反映历史的变迁。
  • 反问:通过“休论”的表述,隐含了对讨论历史的无奈与疲惫。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历史的感慨与反思,通过对兴衰荣辱的讨论,表达了对过往辉煌的怀念与对历史教训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面对历史沧桑的心路历程。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拓拔:象征北方民族的兴起与衰落。
  • 洛阳:作为历史文化的象征,反映了中华文明的兴衰。
  • 宫殿:象征权力与繁华。
  • 废墟:历史的无情与人事的更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拓拔枝柯幸少疏”中“少疏”指什么? A. 繁盛
    B. 稀疏
    C. 繁茂

  2. 诗中提到的“洛阳”代表什么? A. 自然风光
    B. 权力中心
    C. 农田

  3. “休论荣晦”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历史的崇拜
    B. 对讨论的无奈
    C. 对未来的期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1. 杜甫《春望》:同样表达了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2. 李白《夜泊牛津》:通过对自然的描写,展现了对历史的思考与对未来的期待。

这两首诗在主题和情感上与《咏史下·卫瓘》形成了有趣的对比,各自展现了诗人面对历史的不同态度与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