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东君已了韶华媚》

时间: 2025-02-04 15:42:01

东君已了韶华媚。

未快芳菲意。

临居倾倒向荼。

十万宝珠璎珞、带风垂。

合欢翠玉新呈瑞。

十日傍边醉。

今年花好为谁开。

欲寄一枝无处、觅阳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虞美人·东君已了韶华媚》
冯时行 〔宋代〕

东君已了韶华媚。未快芳菲意。
临居倾倒向荼。十万宝珠璎珞带风垂。
合欢翠玉新呈瑞。十日傍边醉。
今年花好为谁开。欲寄一枝无处觅阳台。


白话文翻译:

春天已经结束了它的美丽,心中却仍对芳香的花朵怀有不尽的眷恋。
驻足在这里,仿佛要倾倒在那荼叶之上,十万颗璎珞珠在微风中垂下。
合欢花的翠玉色彩新呈现出吉祥的气象,十日的光阴中我已沉醉。
今年的花朵为谁而绽放?我想寄一枝花,却无处寻找阳光的阳台。


注释:

字词注释:

  • 东君:春天的神祇,象征春天的到来。
  • 韶华:美好的时光,通常指春天的美丽。
  • 倾倒:沉醉,形容对美好事物的迷恋。
  • :指荼白,即饮用的茶,象征清新的生活。
  • 璎珞:美丽的珠宝,象征华丽和珍贵。
  • 合欢:合欢花,象征团圆与美好。
  • :吉祥的征兆或象征。

典故解析:

  • “东君”作为春神的象征,反映了古代对自然力量的崇拜与敬仰。
  • 合欢花在古代文化中常与美好、团圆相关联,反映了人们对幸福与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冯时行,字子美,号东山,宋代词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词句著称。在词风方面,冯时行受到传统诗词的影响,同时也融入了个人的感受,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春末夏初之际,表达了对春天逝去的惋惜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面对春天的结束,诗人试图把握住那一瞬间的美丽,却又感到无奈与孤独。


诗歌鉴赏:

这首《虞美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短暂,表达了诗人对春光流逝的惋惜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开头两句“东君已了韶华媚。未快芳菲意。”直白地道出春天的结束,诗人虽知春光已逝,内心却依然渴望那份芳香的气息,显示了人们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接着,诗人通过“临居倾倒向荼”的描绘,展现了他在春日阳光下的沉醉。这里的“荼”不仅是茶的象征,更是清新生活的寄托。十万颗璎珞珠在风中摇曳,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画面,令人心旷神怡。

然而,随着“今年花好为谁开”的提问,诗人开始反思这一切的意义,似乎在问:这些花的美好到底是为谁而开?这不仅是对自然的感慨,更是对人生的思索,暗示了孤独和对爱情的渴望。最后一句“欲寄一枝无处觅阳台”更是表达了内心的无奈与孤独,想寄托情感却找不到合适的对象,增添了词作的情感深度。

整首词结合了对自然的描绘与对内心情感的抒发,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东君已了韶华媚:春神已然结束了春天的美丽。
  2. 未快芳菲意:心中仍怀念那芬芳的春意。
  3. 临居倾倒向荼:在这里驻足,仿佛要倾倒在那茶的清香之中。
  4. 十万宝珠璎珞带风垂:十万颗珍珠般的璎珞在微风中轻轻垂下,形象生动。
  5. 合欢翠玉新呈瑞:合欢花的新芽翠绿,预示着吉祥。
  6. 十日傍边醉:在这十天的光阴里,心中已醉。
  7. 今年花好为谁开:今年的花朵究竟是为谁而绽放?
  8. 欲寄一枝无处觅阳台:想要寄托情感,却无处寻找可以放置的阳台。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的美好比作珍珠。
  • 拟人:春神东君似有情感,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整首词在音韵上和意象上形成了对称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围绕春天的逝去与情感的寄托展开,表现了对美好的渴望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诗人通过春天这一意象,表达出对人生短暂与情感孤独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东君:象征春天,代表生命的生机。
  • 芳菲:象征美好的事物和情感。
  • :象征清新和自然的生活气息。
  • 璎珞:象征华丽与珍贵的美好生活。
  • 合欢:象征团圆和幸福,暗示对美好情感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东君”指的是什么?

    • A. 春天的神祇
    • B. 夏天的神祇
    • C. 秋天的神祇
    • D. 冬天的神祇
  2. 诗中“十万宝珠璎珞带风垂”中“璎珞”指的是什么?

    • A. 珍贵的珠宝
    • B. 美丽的花朵
    • C. 清新的茶
    • D. 甜美的果实
  3. “今年花好为谁开”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 A. 喜悦
    • B. 孤独与惋惜
    • C. 愤怒
    • D. 无奈与失落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
  • 《清明》 - 杜甫
  • 《浪淘沙·北海苍茫》 - 李煜

诗词对比:

  • 冯时行的《虞美人》与李煜的《浪淘沙》,二者均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但李煜更为悲凉,冯时行则在细腻之中透出对生活的热爱与期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词三百首》
  2. 《古典诗词解析》
  3. 《冯时行与宋代词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