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远自持其所居萃胜亭记来求诗为赋三篇 其二》

时间: 2025-02-04 15:25:55

百城何岧峣,储清自太初。

静境超人寰,群仙之所居。

清都閟宝箓,宫阙函丹书。

真人拜玉庭,天帝手自除。

宝盖相参差,缥缈来空虚。

我欲从之游,兹山遂慵疏。

朝霞以为食,浮云以为车。

此意靡坚决,西望空欷嘘。

君今定不凡,买山自菑畬。

上方切层霄,伊蹊百步馀。

瑶草破雾收,青精凌雨锄。

往往逢迎间,松乔曳云裾。

为我语羡门,问讯今何如。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百城何岧峣,储清自太初。
静境超人寰,群仙之所居。
清都閟宝箓,宫阙函丹书。
真人拜玉庭,天帝手自除。
宝盖相参差,缥缈来空虚。
我欲从之游,兹山遂慵疏。
朝霞以为食,浮云以为车。
此意靡坚决,西望空欷嘘。
君今定不凡,买山自菑畬。
上方切层霄,伊蹊百步馀。
瑶草破雾收,青精凌雨锄。
往往逢迎间,松乔曳云裾。
为我语羡门,问讯今何如。

白话文翻译

百座城池何等高峻,清净的气息自太初以来就储存于此。
宁静的境界超越了人间,那是众仙所居之处。
清都封闭着宝箓,宫阙里藏有丹书。
真人在玉庭前叩拜,天帝亲自施行法令。
宝盖高低错落,缥缈的气息飘荡空虚之中。
我想随他们游历,然而此山让我感到懒散。
朝霞当作饮食,浮云当作车马。
这种心意不够坚定,向西望去只能叹息。
你如今注定不凡,买山自耕自种。
高处与层霄相接,那条小路漫长百步余。
瑶草在雾中破土而出,青藤在雨中锄耕。
时常在迎接之间,松树的高枝拖曳着云裾。
为我诉说着羡慕,询问如今的情形如何。

注释

  • 岧峣:形容山高耸入云的样子。
  • 储清:指积聚清净之气。
  • :指人间或世界。
  • 清都:指清净的都城。
  • 宝箓:指用来镇压鬼怪的符咒。
  • 真人:指道教中的修道者。
  • 宝盖:指一种象征天庭或神明的建筑。
  • 伊蹊:意为其小路或路径。
  • 瑶草:指美丽的草木,常用于比喻美好事物。
  • 松乔:指高大的松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冯时行,字子时,号古澹,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和文学家。他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而闻名,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创作背景

《张明远自持其所居萃胜亭记来求诗为赋三篇 其二》是冯时行在游历中所作,反映了他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向往,表现出对山水的细腻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意象、悠远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开头的“百城何岧峣”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高耸入云的山城,给人以壮阔的视觉感受。接着,诗人提到“静境超人寰”,表现出他对超凡脱俗生活的渴望,显然他希望能远离世俗的纷扰,向往一种清静无为的理想境界。

诗中通过描写道教文化中的“真人”和“天帝”,传达出一种向往长生不老、超脱世俗的美好愿望。尤其是“我欲从之游,兹山遂慵疏”一句,流露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一方面渴望融入那高洁的境界,另一方面却又因生活的懒散而难以行动,表现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的挣扎。

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朝霞以为食,浮云以为车”描绘出一个如梦如幻的生活,彰显了他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与热爱。同时,诗的结尾部分“为我语羡门,问讯今何如”则表现出一种对朋友的思念与关心,增添了人情味。

整体来看,这首诗在描写自然景物的同时,融入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哲理,既有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也有对现实状况的深切反思,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百城何岧峣:开篇即以“百城”引入,描绘壮阔的山城。
  • 储清自太初:强调清净气息的悠久历史。
  • 静境超人寰:描述宁静的境界超越人间。
  • 群仙之所居:暗示理想的生活在于与仙人为伍。
  • 真人拜玉庭:引入道教元素,表达对超凡生活的向往。
  • 天帝手自除:暗示神明的权威与神秘。
  • 宝盖相参差:形象描绘神域的建筑。
  • 缥缈来空虚:强调淡薄的存在感。
  • 我欲从之游:表露出诗人渴望游历的情感。
  • 兹山遂慵疏:反映出内心的懒散与矛盾。
  • 朝霞以为食,浮云以为车:描绘梦幻般的生活方式。
  • 此意靡坚决:表达内心追求的犹豫。
  • 西望空欷嘘:向西叹息,显示出无奈。
  • 君今定不凡:赞美友人不凡的追求。
  • 买山自菑畬:描绘自给自足的理想生活。
  • 上方切层霄:再次强调高远的境界。
  • 伊蹊百步馀:暗指追寻理想的艰辛。
  • 瑶草破雾收:形象描绘自然的美。
  • 青精凌雨锄:生动描绘耕作的情景。
  • 往往逢迎间:表现人与自然的互动。
  • 松乔曳云裾:以松树形象化云的轻盈。
  • 为我语羡门:表现友人之间的情谊。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朝霞以为食,浮云以为车”,生动形象。
  • 对仗:如“宝盖相参差,缥缈来空虚”,增强诗歌韵律感。
  • 拟人:如“松乔曳云裾”,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向往超脱尘世的清净生活,同时也反映出对现实的无奈与思考。通过对自然的细腻描绘,展现出一种哲学的深度与对人情的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百城:象征繁华与喧嚣的世俗生活。
  • 清都:代表理想的清净境界。
  • 真人:道教的修道者,象征超凡脱俗。
  • 瑶草:美好事物的象征。
  • 松乔:自然的高大与稳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真人”指的是: A. 普通人
    B. 道教中的修道者
    C. 诗人的朋友
    D. 政府官员

  2. “朝霞以为食,浮云以为车”的意思是: A. 生活奢华
    B. 向往自然的生活
    C. 追求权力
    D. 忧虑未来

  3. 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态度是: A. 不屑一顾
    B. 充满渴望与向往
    C. 感到厌倦
    D. 完全无所谓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赤壁赋》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冯时行 vs. 王维:两者都描绘山水,但冯时行更注重人对自然的哲学思考,而王维则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直接描绘。
  • 冯时行 vs. 苏轼:冯时行的作品更为清新脱俗,苏轼则常带有政治与历史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集》
  • 《冯时行诗文研究》
  • 《中国古代山水诗论》

相关诗句

百城何岧峣,储清自太初。下一句是什么

静境超人寰,群仙之所居。上一句是什么

静境超人寰,群仙之所居。下一句是什么

清都閟宝箓,宫阙函丹书。上一句是什么

清都閟宝箓,宫阙函丹书。下一句是什么

真人拜玉庭,天帝手自除。上一句是什么

真人拜玉庭,天帝手自除。下一句是什么

宝盖相参差,缥缈来空虚。上一句是什么

宝盖相参差,缥缈来空虚。下一句是什么

我欲从之游,兹山遂慵疏。上一句是什么

我欲从之游,兹山遂慵疏。下一句是什么

朝霞以为食,浮云以为车。上一句是什么

朝霞以为食,浮云以为车。下一句是什么

此意靡坚决,西望空欷嘘。上一句是什么

此意靡坚决,西望空欷嘘。下一句是什么

君今定不凡,买山自菑畬。上一句是什么

君今定不凡,买山自菑畬。下一句是什么

上方切层霄,伊蹊百步馀。上一句是什么

百城何岧峣,下一句是什么

储清自太初。上一句是什么

储清自太初。下一句是什么

静境超人寰,上一句是什么

静境超人寰,下一句是什么

群仙之所居。上一句是什么

群仙之所居。下一句是什么

清都閟宝箓,上一句是什么

清都閟宝箓,下一句是什么

宫阙函丹书。上一句是什么

宫阙函丹书。下一句是什么

真人拜玉庭,上一句是什么

真人拜玉庭,下一句是什么

天帝手自除。上一句是什么

天帝手自除。下一句是什么

宝盖相参差,上一句是什么

宝盖相参差,下一句是什么

缥缈来空虚。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