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有万里客行》

时间: 2025-01-25 18:29:47

门有万里客,问君何乡人。

褰裳起从之,果得心所亲。

挽裳对我泣,太息前自陈。

本是朔方士,今为吴越民。

行行将复行,去去适西秦。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门有万里客行,
问君何乡人。
褰裳起从之,
果得心所亲。
挽裳对我泣,
太息前自陈。
本是朔方士,
今为吴越民。
行行将复行,
去去适西秦。

白话文翻译:

门前来了万里之外的客人,
我问你是哪里的人。
我提起衣裙跟着走,
果然找到我心所亲近的人。
她拉着我的衣裳哭泣,
叹息着向我倾诉。
她本是北方的士人,
如今却成了吴越的百姓。
我行走着又要继续行走,
去往西秦的路上。

注释:

  • 褰裳:提起衣裙,古时女子在行走时常用此词。
  • 太息:叹息,表示忧伤或无奈的情感。
  • 朔方士:指北方的知识分子或士人,通常是指中原地区的人。
  • 吴越:古代中国东南地区,今江苏、浙江一带。

典故解析:

  • 北方与南方:诗中提到的“朔方士”和“吴越民”,反映了当时南北文化的差异与迁徙的现实。
  • 客行:表达了外来者的身份,也象征着人生的漂泊与归属感的缺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植(192年-232年),字子建,号称“建安风骨”,是三国时期著名的诗人、文学家,擅长抒情诗和文辞华美的作品。他是曹操之子,因其才华横溢而受到广泛赞誉。

创作背景:

《门有万里客行》创作于东汉末年,正值战乱频繁和社会动荡之时,诗人在动荡的历史背景下,表达了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思考和对故乡的思念。

诗歌鉴赏:

《门有万里客行》是一首表达孤独与思乡之情的诗。诗中“万里客行”可视为一种漂泊、流离的象征,诗人通过对话,展现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织与共鸣。开头的“问君何乡人”,不仅展示了陌生人之间的问候,更深层次地反映了诗人对归属感的渴望。接下来的“褰裳起从之”,则暗示了对理想与亲近的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展现了曹植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情感表达。

诗中“挽裳对我泣”一句,通过生动的画面展现出了人们在动荡时代中的无奈与哀愁。诗的最后两句则将个人的流浪与历史的变迁紧密结合,表现出一种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整首诗在形式上简洁而韵律和谐,展现了曹植在诗歌艺术上的高超技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门有万里客行:描述了门前有远道而来的客人,这里暗示了外来者的身份。
  2. 问君何乡人:通过提问,表达了对客人身份的好奇和求知欲。
  3. 褰裳起从之:表现了诗人对这位客人的追随和向往。
  4. 果得心所亲:找到心灵相通的人,表明情感上的共鸣。
  5. 挽裳对我泣:对方因某种原因而流泪,显示了情感的深刻。
  6. 太息前自陈:叹息并倾诉,表现了情感的无奈。
  7. 本是朔方士:揭示了对方的身份背景,形成对比。
  8. 今为吴越民:强调了身份的转变,反映历史的变迁。
  9. 行行将复行:暗示诗人即将继续旅程,体现了流浪的状态。
  10. 去去适西秦:表达了向西秦的去向,寓意着追寻和漂泊。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对“万里客行”的描绘,隐喻人生的旅途。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运用对仗,使得音韵和谐。
  • 拟人:赋予感情以人的行为,增强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人际关系的渴望与对故乡的思念,在社会动荡中,个体的孤独感和流浪感得到了深刻的体现。诗人通过对话和情感的交流,展现了人们内心深处对归属和安定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家与外界的界限,隐喻归属感。
  • :象征着外来者,反映了流动与漂泊。
  • :传达情感的深刻与无奈,是对现实的控诉。
  • 衣裳:代表着身份与外在的表现,亦象征着脆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万里客行”指的是什么?

    • A. 远道而来的客人
    • B. 一场旅行
    • C. 一次聚会
  2. “挽裳对我泣”中的“泣”表示什么情感?

    • A. 高兴
    • B. 悲伤
    • C. 愤怒
  3. 诗人本是何地人士?

    • A. 吴越
    • B. 朔方
    • C. 西秦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了思乡之情。
  • 《春望》(杜甫):反映了战乱中的个人感受。

诗词对比:

  • 《门有万里客行》《送杜少府之任蜀》(王勃):
    • 两首诗均涉及离别和流浪,但《门有万里客行》更侧重于情感的描绘和对归属的探寻,而《送杜少府之任蜀》则表现了对友人的送别与祝福。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曹植研究》
  • 《魏晋南北朝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