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桃 宋祁 〔宋代〕 为就东君得早红,年年开趁落梅风。 凌寒拂晓相看意,争合尊中放酒空。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为了迎合春神的旨意,桃花早早地绽放出艳丽的红色,每年都在梅花凋落的风中盛开。在寒冷的清晨,桃花在拂晓时分相互凝视,仿佛在争夺酒杯中的酒,直到酒杯空空如也。
注释: 字词注释:
- 东君:指春神。
- 早红:指桃花早开时的鲜艳红色。
- 落梅风:梅花凋落时的风。
- 凌寒:冒着寒冷。
- 拂晓:清晨,天刚亮时。
- 争合:争相,争夺。
- 尊:酒杯。
典故解析:
- 无明显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祁(998-1061),字子京,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个人情感。此诗描绘了桃花在早春时节的盛开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观察到早春桃花盛开时所作,通过桃花的形象来表达对春天的期待和喜悦。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桃花为主题,通过描绘桃花在早春时节的盛开,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烈期待和喜悦之情。诗中“为就东君得早红”一句,既展现了桃花为了迎合春神的旨意而早早绽放的情景,也隐喻了诗人对春天的渴望。“年年开趁落梅风”则进一步以梅花凋落的风为背景,强调了桃花的盛开是春天的标志。后两句“凌寒拂晓相看意,争合尊中放酒空”则通过拟人手法,赋予桃花以人的情感,仿佛桃花在寒冷的清晨相互凝视,争相享受春天的美好,直至酒杯空空,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春天的活力和诗人的喜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为就东君得早红”:桃花为了迎合春神的旨意,早早地绽放出鲜艳的红色,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
- 第二句“年年开趁落梅风”:每年桃花都在梅花凋落的风中盛开,强调了桃花是春天的象征。
- 第三句“凌寒拂晓相看意”:在寒冷的清晨,桃花在拂晓时分相互凝视,展现了桃花的生机和美丽。
- 第四句“争合尊中放酒空”:桃花仿佛在争夺酒杯中的酒,直到酒杯空空如也,通过拟人手法表达了春天的活力和诗人的喜悦。
修辞手法:
- 拟人:将桃花赋予人的情感和行为,如“相看意”和“争合尊中放酒空”。
- 比喻:用“早红”比喻桃花的鲜艳,用“落梅风”比喻春天的到来。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通过描绘桃花的盛开,表达诗人对春天的热烈期待和喜悦之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早红:桃花的鲜艳红色,象征春天的到来和生机。
- 落梅风:梅花凋落时的风,象征冬天的结束和春天的开始。
- 凌寒拂晓:寒冷的清晨,象征春天的到来虽然寒冷但充满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东君”指的是什么? A. 春神 B. 夏神 C. 秋神 D. 冬神
-
诗中“年年开趁落梅风”表达了什么意思? A. 桃花每年都在梅花凋落的风中盛开 B. 桃花每年都在梅花盛开的风中凋落 C. 桃花每年都在梅花凋落的风中凋落 D. 桃花每年都在梅花盛开的风中盛开
-
诗中“争合尊中放酒空”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六》:“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 王维《桃源行》:“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诗词对比:
- 宋祁的《桃》与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其六》都以桃花为主题,但宋祁的诗更注重表达对春天的期待和喜悦,而杜甫的诗则更多地描绘了桃花的美丽和春天的慵懒。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宋代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