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晞颜董漕湖南过零陵用简斋韵见赠次韵谢之》

时间: 2024-09-19 22:13:05

平生志不在赢余,久拟挥毫赋遂初。

莫问倚墙空甔石,但令盈几足琴书。

幸存茅屋幽堪隐,况有清溪近可渔。

剩欲抽簪访松菊,要凭突兀看扶疏。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平生志不在赢余,久拟挥毫赋遂初。
莫问倚墙空甔石,但令盈几足琴书。
幸存茅屋幽堪隐,况有清溪近可渔。
剩欲抽簪访松菊,要凭突兀看扶疏。

白话文翻译:

我一生的志向并不在于追求财富,早已打算提笔写诗赋文。
不必去问那倚墙而立的空石,但求桌上有足够的琴书。
幸好还有那幽静的茅屋可以隐居,更有一条清溪可以垂钓。
我还想撩起发髻去寻访松菊,须得依靠那高耸入云的树木来观赏疏朗的景致。

注释:

  • 赢余:指财富、收获。
  • 挥毫:指写作、作诗。
  • 甔石:指墙边的空石。
  • 盈几:指桌子上摆满了书籍和乐器。
  • 清溪:指清澈的小河。
  • 松菊:松树和菊花,象征隐逸的生活。
  • 扶疏:指树木茂盛的样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协,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作者游历湖南零陵时,表达了他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文学创作的执着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示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热爱。开头两句直白地阐明了作者的志向并非物质财富,而是追求精神上的满足。通过“挥毫赋遂初”,作者表现出对诗歌创作的渴望与执着。接下来的“莫问倚墙空甔石”,则透露出一种淡泊名利的态度,强调内心的宁静比外在的财富更为重要。诗中提到的“清溪近可渔”,不仅描绘了一幅优美的自然画卷,也象征着隐逸生活的乐趣。

后面的“剩欲抽簪访松菊”,表现出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渴望在自然中寻找灵感。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了对自然和文学的热爱,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与追求。最后一句“要凭突兀看扶疏”,既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可看作是对人生理想的追求,意味着在高峰之上,才能更好地欣赏到疏朗的美景。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平生志不在赢余:我一生的志向不是为了追求财富。
  • 久拟挥毫赋遂初:早已打算提笔写作,赋诗作词。
  • 莫问倚墙空甔石:不必去问那靠墙而立的空石头。
  • 但令盈几足琴书:只希望桌上摆满书籍和乐器。
  • 幸存茅屋幽堪隐:幸好还有幽静的茅屋可以隐居。
  • 况有清溪近可渔:更有一条清溪可以垂钓。
  • 剩欲抽簪访松菊:我还想撩起发髻去寻访松菊。
  • 要凭突兀看扶疏:须得依靠那高耸的树木来观赏疏朗的景致。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如“清溪近可渔”与“茅屋幽堪隐”形成对比,展示了隐逸生活的宁静与乐趣。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物质财富的淡泊,追求精神世界的丰富与自然的亲密,体现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茅屋:象征隐逸与宁静的生活。
  • 清溪:代表自然的纯洁与乐趣。
  • 松菊:象征高洁的品格与精神追求。
  • 扶疏:代表自然的繁茂和人生的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清溪”象征什么? A. 财富
    B. 自然乐趣
    C. 繁华

  2. 诗中的“幸存茅屋幽堪隐”表示什么? A. 诗人的隐居生活
    B. 诗人的财富
    C. 诗人的名声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追求荣华富贵
    B. 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向往
    C. 对名利的追求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曾协的诗与王维的《鹿柴》都是对自然的热爱,前者更关注内心的安宁与隐逸生活,后者则通过自然景色表达诗人的孤独与清幽。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