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日永向槐夏》
时间: 2025-01-26 03:09:1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调歌头·日永向槐夏
作者:曾协 〔宋代〕
日永向槐夏,绕屋树扶疏。
麦秋天气清润,设巾兑记生初。
新拜小君佳号,更过诸郎官舍,
仍玩掌中珠。乐事似今少,一笑倒双壶。
列山肴,烹野蔌,且欢娱。
鹿门远引,平生此志与君俱。
终向苕溪烟水,携手云庄风月,
不践利名区。功业看儿辈,相对老江湖。
白话文翻译
夏日渐长,槐树旁的阴影散布在房屋周围。
麦子成熟的秋天,天气清爽而湿润,我在这里系上头巾,准备好迎接新的生活。
刚刚拜访了小君,听说他的名声不错,已经去过了许多官府,
我依旧把玩着手中的珍珠。快乐的事情似乎越来越少,喝酒时不禁笑叹。
山上的美味佳肴,野菜也被烹制成美食,尽情享受这欢乐的时光。
鹿门远在天边,人生的理想与志向我与你同在。
最终还是要回到苕溪那烟水缭绕之地,携手共赏云间的风月,
不去追求名利的区域。功业的成就终究要看儿辈,和老朋友对坐江湖。
注释
- 日永:指夏天日照时间长。
- 槐夏:槐树旁的夏天。
- 麦秋:指小麦成熟的季节。
- 设巾:系上头巾,表示准备迎接新生活。
- 小君:指年轻的朋友或官员。
- 珠:手中玩弄的珍宝,象征享受。
- 乐事:快乐的事情。
- 鹿门:地名,传说中隐士居住之地。
- 苕溪:指苕溪,江南地区的水域,象征归隐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协,生活在宋代,著名的诗人,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著称。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与人情世故,常带有洒脱的生活态度。
创作背景
《水调歌头·日永向槐夏》创作于夏季,诗人处于轻松的社交场合,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诗中描绘了欢愉的宴饮场景,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与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夏日的宁静与欢愉,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友谊的珍视。开篇以“日永向槐夏”引入一个清新的夏日画面,屋外树影摇曳,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接着,诗人通过描绘麦秋的清润天气与社交场合,展现出生活的美好与友谊的珍贵。
在诗的中段,诗人提到“新拜小君佳号”,这里不仅是对朋友的祝福,也暗示着人生中对名声与地位的追求。然而,随之而来的“乐事似今少”,显示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人用“玩掌中珠”形象地表达了对生活小确幸的珍视。
最后,诗人提及“功业看儿辈”,对此有一种淡然的态度,表示真正的成就与快乐不在于追求名利,而在于与挚友携手共度的时光。整首诗洋溢着一种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对当下生活的满足,展现了宋代文人洒脱的生活态度与深刻的人生哲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日永向槐夏,绕屋树扶疏。”:夏日的阳光照耀着槐树,树影摇曳,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 “麦秋天气清润,设巾兑记生初。”:麦子成熟,空气清新,诗人准备迎接新的生活。
- “新拜小君佳号,更过诸郎官舍,仍玩掌中珠。”:诗人刚拜访了新的朋友,感受到社交带来的快乐。
- “乐事似今少,一笑倒双壶。”:虽然快乐的事情减少,但借酒消愁也显得不失乐趣。
- “列山肴,烹野蔌,且欢娱。”:山珍海味与野菜的烹饪,尽享欢乐的宴席。
- “鹿门远引,平生此志与君俱。”:远方的鹿门象征隐逸,诗人志向与朋友共存。
- “终向苕溪烟水,携手云庄风月,不践利名区。”:归隐自然,享受宁静的生活,不追求名利。
- “功业看儿辈,相对老江湖。”:人生的成就应留给后辈,与老友对坐,感慨万千。
修辞手法
该诗运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例如,“绕屋树扶疏”描绘出夏日的自然景象,给人以视觉的美感;“乐事似今少”则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快乐的感慨。
主题思想
全诗传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对欢乐时光的珍惜,以及对名利的淡然态度。通过描绘自然与人情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槐夏:象征宁静、繁盛的夏日。
- 掌中珠:象征珍惜的事物,体现诗人的生活态度。
- 鹿门:隐喻理想的归宿与人生的追求。
- 苕溪:象征自然的宁静与诗意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水调歌头·日永向槐夏》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曾协
C. 苏轼
D. 杜甫 -
诗中提到的“乐事似今少”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的增加
B. 对快乐的怀念
C. 对生活的失望
D. 对友谊的珍视 -
“功业看儿辈”说明了作者对什么的态度?
A. 对名利的渴望
B. 对后辈的期待
C. 对人生的无奈
D. 对成就的自豪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的名作,描绘月夜与人生哲理。
- 《静夜思》:李白的经典,表达思乡之情。
诗词对比
曾协的《水调歌头·日永向槐夏》与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在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上有相似之处,但曾协更注重于自然与友谊的交融,而苏轼则更体现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古典诗词鉴赏》
- 网络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