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谢郑仲南惠诗二首》
时间: 2025-01-26 04:24:2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韵谢郑仲南惠诗二首
作者:曾协
毫端万态斗森严,
山比崇高粟比纤。
学博自应前辈似,
才多真可万人兼。
心传家法书仍在,
腹有成章笔未拈。
雄辩纵横皆正论,
却羞季子尚飞箝。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文化、学识和文才的思考。诗的开头提到书法的变化多端,宛如斗争般严肃。接着,山的高大与粟的纤细形成对比,似乎暗示学问的深厚与微妙。诗人自信地认为,自己的学识应该能与前辈相媲美,才华应当能够容纳万千。接下来的两句则表达了对书法和文采的传承与追求,尽管心中有许多成章的想法,但笔尚未动。最后提到雄辩的能力也应有正当的论据支持,然而对比季子(孔子的学生)却仍感到羞愧。
注释:
- 毫端:指书法中的毛笔尖,象征书法艺术。
- 山比崇高,粟比纤:高山与细小的粟,形成鲜明的对比,暗喻学识的深厚与细致。
- 家法:指家庭的教诲或传承的学问。
- 雄辩:指口才出众,能够流利地表达观点。
- 季子:指孔子的弟子,季路,以其言辞犀利著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协(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擅长诗词,尤其以其书法闻名。他生活在一个文化繁盛的时代,受到前辈诗人的影响,致力于诗歌和书法的研究与创作。
创作背景:
本诗是曾协在收到郑仲南的惠诗后,所作的应和之作。通过对比和自省,表达了对学问和才华的追求,以及对自身能力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从字面上看似平淡,然而实际上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诗人通过书法、山与粟的对比,展现出对艺术和学问的热爱与追求。诗中不仅有对自身才能的肯定,也有对前辈的敬仰,体现出谦逊的态度。尤其是最后两句,诗人对雄辩的期待和对自我能力的反省,表现出一种深邃的思考。整体而言,这首诗将个人的学术追求与对传统的传承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文化的敬重与对自我提升的渴望,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毫端万态斗森严:描写书法的多变,生动而严谨。
- 山比崇高粟比纤:以形象比喻,强调学问的深度与细腻。
- 学博自应前辈似:表达自信,认为自己的学识可以与前辈相当。
- 才多真可万人兼:才华多样,能够容纳万千事物。
- 心传家法书仍在:心中有传承的智慧,书法依旧存在。
- 腹有成章笔未拈:虽有成文的想法,但尚未动笔。
- 雄辩纵横皆正论:表达雄辩的能力应有正当的论据。
- 却羞季子尚飞箝:对比孔子的弟子,感到自愧不如。
修辞手法:
- 对比:山与粟的对比,强调学问的深度。
- 比喻:将书法的变化比作斗争,形象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个人学识的追求与反思,同时也体现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展现了诗人对自身与他人能力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毫端:象征书法艺术的灵动与变化。
- 山:象征学问的深厚与崇高。
- 粟:象征知识的细微与珍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毫端”指的是什么? A. 书法的笔尖
B. 山的顶端
C. 粟米的种子 -
“山比崇高,粟比纤”中,诗人是通过什么手法来表达学问的深度? A. 拟人
B. 对比
C. 排比 -
诗中提到的“季子”是指? A. 孔子的弟子
B. 书法家
C. 诗人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曾协与李白的作品在表达对学问的追求上有相似之处,李白的豪放与曾协的沉稳形成鲜明对比。两者都体现出对知识与文化的热爱,但表现手法各异。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书法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