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戏咏红袜,调淇泉学使》
时间: 2025-01-11 12:53:2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绣罗襟底,衬绯霞一抹烟般月样。
珠纽银镮金压缝,雪色柔肌轻障。
背姆偷裁,嫌郎暗解,软煞桃花浪。
那回初洗,合欢枝上曾晾。
比似钿盒香囊,绣缠弓履,都付檀奴掌。
想见瑶姬临欲睡,反搭红檀衣桁。
入月光阴,浣纱年纪,最忆兜兜巷。
明珰不寄,倚灯空自惆怅。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的精美衣衫,绣花的襟底上衬托着如同绯霞一样的柔和色彩,犹如烟雾般的月影。衣服上用珠子和银圈装饰,金线压缝,雪白的肌肤轻轻遮挡。她偷偷裁剪衣裳,嫌弃情人暗中解开,恰似柔软的桃花在浪潮中徘徊。那一次,她在合欢树上晒过衣服,仿佛比金盒里的香囊、绣花的弓履都更加珍贵,尽皆交给檀奴来掌控。想起瑶姬快要入睡时,反搭上红檀的衣架。在月光下,正值浣纱的年纪,最怀念的还是那条弯弯的小巷。明珠首饰未曾寄来,独自倚灯而感到惆怅。
注释
- 绣罗:绣花的罗纱,指精美的衣料。
- 襟底:衣服的襟部。
- 绯霞:形容色彩如红霞般美丽。
- 珠纽银镮:用珠子和银圈装饰的纽扣。
- 雪色:形容肌肤如雪般白皙。
- 桃花浪:比喻柔情似水的状态。
- 檀奴:此处指女子,可能是对她的一种爱称。
- 瑶姬:传说中的美女,象征梦幻与美好。
- 入月光阴:在月光荏苒的时光中。
- 明珰:指美丽的首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樊增祥,清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人风气鼎盛的时期,擅长词曲与诗歌,作品常常融合了细腻的情感与生活的细节。
创作背景:这首词作是在清代背景下创作,反映了当时女性的生活与情感,尤其是在繁华的城市生活中,女子的衣着、情感与生活的细腻描写,体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追求。
诗歌鉴赏
《念奴娇》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的诗歌,通过对衣物的描绘,展现了女子的柔美与内心的情感。诗中描绘了绣花襟底、珠纽银镮等细节,构建出一种华美而又温柔的意象,令人想起古代仕女的风姿。诗的情感细腻而深邃,表现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惆怅。
通过“那回初洗,合欢枝上曾晾”的描写,诗人回忆起往昔的美好时光,令人感受到人生的无常与对过去的珍惜。后半部分中,诗人提到“入月光阴,浣纱年纪”,将时间与空间交织在一起,似乎在诉说着人生的流逝与对青春的追忆。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比喻与细腻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复杂而又深刻的情感,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岁月流逝带来的惆怅感。它不仅仅是一首描写女子的诗,更是对生活和情感深刻的思考,展现出清代文人对美与情感的独特理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绣罗襟底,衬绯霞一抹烟般月样:开头描绘了女子衣服的材质与色彩,展示了她的美丽。
- 珠纽银镮金压缝,雪色柔肌轻障:细致描写衣物的装饰与女子的肤色,营造出一种柔美的氛围。
- 背姆偷裁,嫌郎暗解,软煞桃花浪:表现了女子对情感的细腻感受,仿佛是桃花轻柔地荡漾。
- 那回初洗,合欢枝上曾晾:回忆起往昔的情景,增添了一丝怀旧的气息。
- 比似钿盒香囊,绣缠弓履,都付檀奴掌:强调女子心中珍视的事物,象征着她的情感与生活的细腻。
- 想见瑶姬临欲睡,反搭红檀衣桁:将梦幻与现实交织,表达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 入月光阴,浣纱年纪,最忆兜兜巷:在月光下的回忆,增添了时间的流逝感。
- 明珰不寄,倚灯空自惆怅:结尾处表现出一种孤独与惆怅,强烈的情感冲击。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绯霞”“桃花浪”等形象生动的比喻,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节奏感。
- 拟人:如“瑶姬临欲睡”,赋予意象以生命,使情感更为生动。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青春岁月流逝的感慨,展示了清代文人对女性美与情感世界的深刻洞察。
意象分析
- 绣罗:象征着女子的精致与美丽。
- 珠纽银镮:代表财富与华丽。
- 桃花浪:暗示温柔与情感的波动。
- 瑶姬:象征着理想化的美好与梦幻。
- 月光:代表着时间的流逝与思念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绣罗襟底”指的是什么?
- A. 衣服的材质
- B. 诗的主题
- C. 诗人的名字
-
“那回初洗,合欢枝上曾晾”这句的意思是?
- A. 在合欢树上晒衣服
- B. 对往事的怀念
- C. 描述女子的心情
-
诗中“明珰不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高兴
- B. 惆怅
- C. 愤怒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诗词对比:
- 对比李清照的《如梦令》,两首诗都表现了女性的柔美与情感,但李清照的更偏向于个人的情感纠葛,而樊增祥的则更注重生活的细腻描写与怀旧情感。
参考资料
- 《清代词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樊增祥诗词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