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居五咏其一杜门》

时间: 2025-01-27 04:20:15

可怜杜门久,不觉杜门非。

床锐日日销,髀肉年年肥。

眼暗书罢读,肺病酒亦稀。

经年客不至,不冠仍不衣。

视听了不昧,色声久已微。

终然浑为一,谁言我无归。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可怜杜门久,不觉杜门非。
床锐日日销,髀肉年年肥。
眼暗书罢读,肺病酒亦稀。
经年客不至,不冠仍不衣。
视听了不昧,色声久已微。
终然浑为一,谁言我无归。

白话文翻译:

可怜我长久不出门,竟不知杜门已经不再是我所想的那样。
床边的锐利工具日渐磨损,我的腿肉却年年增肥。
眼睛昏暗已不再读书,喝酒也渐渐减少。
多年没有客人来访,依然不戴帽子也不穿衣服。
看听的一切都不再清晰,色彩和声音早已微弱。
最终一切都融为一体,谁说我没有归处呢?

注释:

  • 杜门:闭门,指不出门,隐居。
  • 床锐:床边的器具,指文房四宝等。
  • 髀肉:大腿的肉,形容发胖。
  • 眼暗:视力减退。
  • 肺病:指因饮酒过度导致的健康问题。
  • 不冠:不戴帽子,形容不修边幅。
  • 视听了不昧:虽然看听不清,但仍然在理解。
  • 色声:指色彩和声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1112),字子瞻,号晦庵,北宋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和政治家,是苏洵的儿子,苏轼的弟弟。他在文学上有着重要的成就,尤其以诗词和散文著称,风格清新而婉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苏辙隐居期间,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感慨以及对外界的思考。在政治动荡、个人生计困扰之际,他选择了闭门不出,反映了当时士人的无奈与追求内心安宁的心态。

诗歌鉴赏:

《闭居五咏其一杜门》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心境,表现出一种既孤独又宁静的情感。诗中开头的“可怜杜门久”道出他对长期闭门的感慨,似乎在自我反省,反映了他对隐居生活的迷惘与无奈。接下来,诗人用“床锐日日销,髀肉年年肥”来形象地描绘了自己在隐居中身体的变化,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对外界的日渐疏远。

“眼暗书罢读,肺病酒亦稀”则表现了他日渐衰退的身体和精神状态,突出一种消沉的情绪。而“经年客不至,不冠仍不衣”则进一步强调了他与外界的隔绝,反映了隐居生活的孤独。诗的末尾“终然浑为一,谁言我无归”则是对隐居生活的一种哲学思考,显示出一种对内心归属的追求。

整首诗在表面上描绘了诗人的隐居状态,实际上蕴含了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苏辙的性情与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可怜杜门久:感叹自己长时间不出门,暗含对生活状态的无奈。
  • 不觉杜门非:自我反省,意识到闭门与自己内心的变化。
  • 床锐日日销:形象描绘了自己文具的磨损,象征着创作的停滞。
  • 髀肉年年肥:以身体变化反映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懒散。
  • 眼暗书罢读:视力减退,无法继续阅读,暗示精神的萎缩。
  • 肺病酒亦稀:健康问题使得饮酒减少,表现生活的困境。
  • 经年客不至:孤独的生活状态没有人来探访。
  • 不冠仍不衣:不修边幅,体现对外界的冷漠。
  • 视听了不昧:尽管感官迟钝,却依然保持内心的清醒。
  • 色声久已微:色彩与声音的微弱象征着生活的单调。
  • 终然浑为一:隐居生活的种种体验最终融为一体。
  • 谁言我无归:反思归属感,提出一种对隐居的理解和接受。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床锐日日销,髀肉年年肥”,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通过身体的变化暗示心境的变化。
  • 排比:列举隐居生活的状态,形成节奏感。

主题思想:

诗的主题围绕隐居生活中的孤独与宁静,表现了对内心归属的思考。诗人通过对自身处境的反思,探讨了生活的意义,以及在孤独中寻求心灵的归属。

意象分析:

  • 杜门:象征隐居,反映诗人的生活选择。
  • 床锐:象征创作工具,体现诗人创作的停滞。
  • 髀肉:象征时间的流逝与身体的懒散。
  • 眼暗:象征精神的疲惫与对外界的隔绝。
  • 色声:象征生活的单调与无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杜门”指的是: A. 出门
    B. 隐居
    C. 学习
    D. 旅行

  2. “髀肉年年肥”中的“髀肉”指的是: A. 腿肉
    B. 胳膊肉
    C. 肚子肉
    D. 头发

  3. 诗人通过“眼暗书罢读”表达了: A. 对书籍的热爱
    B. 视力的减退
    C. 生活的丰富
    D. 不想学习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 王维的《鸟鸣涧》

诗词对比:

苏辙的《闭居五咏其一杜门》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均表达了隐居的生活体验,但苏辙更多地反映出对孤独的感受,而陶渊明则着重于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追求。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前者带有些许悲凉,而后者则显得更加宁静与和谐。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苏辙集》
  • 《中国古代诗词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