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赵使君》

时间: 2025-01-11 15:02:59

老气峥嵘盖九州,治声腾涌逐双流。

向来置醴蒙殊遇,此日弹冠愧少留。

千里山连环故国,中秋月好傍黄楼。

不应为米轻乡里,定复还从马少游。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老气峥嵘盖九州,治声腾涌逐双流。
向来置醴蒙殊遇,此日弹冠愧少留。
千里山连环故国,中秋月好傍黄楼。
不应为米轻乡里,定复还从马少游。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政治的关注和对故乡的思念。诗人年长而气魄依旧,声名在外,治理之声如双流般奔涌而来。曾经曾受到嘉奖,而今天却因没有继续留在官场而感到遗憾。千里之外的故国山河连绵,中秋的明月正好照着黄楼。诗人不应因为米粮的轻重而轻视故乡,必定会返回和马少游一样过着游荡的生活。

注释:

  • 老气:形容年纪大的气势。
  • 峥嵘:形容显赫或卓越。
  • 治声:治理的声望。
  • :美酒,这里指受到的特殊待遇。
  • 弹冠:指官员辞官,抖掉帽子。
  • 千里山连环:形容故乡的山川环绕,绵延不绝。
  • 黄楼:可能指代某个特定的地标或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师道(生于约公元1045年),宋代诗人,字景升,号铁崖,晚号蓬山。生平以诗名闻于世,擅长骈文,诗风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诗人晚年,反映了他对政治的反思与对故乡的怀念之情。这一时期的社会动荡与个人仕途的起伏,让诗人对官场与故乡的情感愈加复杂。

诗歌鉴赏:

《上赵使君》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诗。诗人在开篇即以“老气峥嵘盖九州”展现了自己的威望与气势,尽管已年长,但仍感受到自我价值的存在。接下来的“治声腾涌逐双流”则突显了他在政治上的成就与影响力。然而,正是这种成就让他在面对辞官时感到了遗憾,“此日弹冠愧少留”道出了他对离去的不甘与愁绪。

诗中“千里山连环故国”的意象,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尤其在中秋明月的映照下,故乡的山河似乎更加鲜明而令人难忘。最后,“不应为米轻乡里,定复还从马少游”则表明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厚情感。他认为,不应因为物质的轻重而忽视故土,必然会重返故乡,继续一种游荡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与对故乡的深情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不甘与对故乡的依恋,情感真挚而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老气峥嵘盖九州”:年长但气势依旧,声名显赫。
  • “治声腾涌逐双流”:治理的声望如双流般奔涌而来,指其声望广泛。
  • “向来置醴蒙殊遇”:曾经因受到特殊的礼遇而被赞美。
  • “此日弹冠愧少留”:今天辞官,心中却感到遗憾。
  • “千里山连环故国”:故乡的山河绵延,令人怀念。
  • “中秋月好傍黄楼”:中秋的明月照耀着故乡的楼阁。
  • “不应为米轻乡里”:不应因米粮的轻重而轻视故乡。
  • “定复还从马少游”:必定会像马少游那样回到故乡。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治理的声望比作奔涌的双流,形象生动。
  • 对仗:如“千里山连环故国,中秋月好傍黄楼”形成对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厚情感和对政治生涯的反思,展现了诗人虽年长但仍然渴望归属感的心声。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故乡的稳固与怀念。
  • :象征团圆与思乡的情感。
  • 黄楼:可能象征着诗人对故土的一种归属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对故乡的情感是? a) 忘记
    b) 眷恋
    c) 轻视

  2. “弹冠”在诗中表示什么? a) 辞官
    b) 加官
    c) 受邀

  3. 诗中提到的“中秋”代表了什么? a) 失落
    b) 圆满
    c) 纷争

答案

  1. b) 眷恋
  2. a) 辞官
  3. b) 圆满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对比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两者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杜甫更多地关注家庭,而陈师道则更侧重于对政治生涯的反思及对故土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