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扈隩牧笛》

时间: 2025-01-27 03:34:28

濛濛香雾湿未乾,烟光匝地春风寒。

牧童三五唤归切,鞭牛为马蓑马鞍。

一声芦管振林木,口畔呜呜相戏逐。

梅花乱落自潇洒,绝胜豪门调新曲。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濛濛香雾湿未乾,
烟光匝地春风寒。
牧童三五唤归切,
鞭牛为马蓑马鞍。
一声芦管振林木,
口畔呜呜相戏逐。
梅花乱落自潇洒,
绝胜豪门调新曲。

白话文翻译:

朦胧的香雾湿气未干,烟光弥漫大地,春风依旧寒冷。牧童三五成群,呼唤着牛马归来,鞭子挥舞,把牛当马骑,蓑衣和马鞍随意搭配。一声芦管吹响,震动了林间树木,口中呜呜的声音与伙伴嬉戏逐逐。梅花随风飘落,潇洒自如,远胜于豪门中调的新曲。

注释:

  • 濛濛:形容雾气弥漫的样子。
  • 香雾:细腻的湿气,带有花香。
  • 牧童:放牧的孩子。
  • 鞭牛为马:将牛当做马来骑,表现出牧童的随性。
  • 芦管:用芦苇做的管乐器,类似于笛子。
  • 梅花:春天的象征,代表着清雅与高洁。
  • 绝胜豪门调新曲:形容梅花的自然之美,胜过豪门中人所作的新曲。

典故解析:

本诗未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象和牧童的生活,展现了中国古代田园诗的传统。诗中“梅花”一词,常用来象征高洁的品格,尤其在古代文人中,梅花的意象常与孤傲、独立相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徐似道,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以其诗词清新自然而著称,尤其擅长描写田园风光和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时期。诗人通过对乡村生活的描绘,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扈隩牧笛》是一首以自然景观和乡村生活为主题的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清新而生动的春天景象。开篇的“濛濛香雾湿未乾”,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朦胧而美丽的春日早晨,香雾弥漫,春风拂面,给人一种温暖而又略带寒意的感受。接着,诗人描绘了几个牧童的活动,他们在呼唤牛马归家的细节中,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简单与乐趣。诗中的“鞭牛为马蓑马鞍”,不仅表现了牧童的无拘无束,也隐喻了人们对物质与形式的淡泊。

随后,诗人以“一声芦管振林木”的句子,生动地描绘了音乐与自然的交融,芦管的声音如清泉般流淌,带动了林间的生机与活力。最后两句,诗人通过梅花的飘落,表现了自然的洒脱与优雅,强调了自然之美远胜于那些人为的华丽。整首诗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传达了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赞美,意境优美,情感真挚。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濛濛香雾湿未乾:描绘清晨的雾气中带有花香,尚未散去的湿气。
    • 烟光匝地春风寒:春天的烟雾缭绕,春风却显得寒冷。
    • 牧童三五唤归切:几个牧童在呼唤归来的牛马。
    • 鞭牛为马蓑马鞍:牧童骑在牛背上,随意将牛当成马骑。
    • 一声芦管振林木:芦管的声音如雷,震动了林间的树木。
    • 口畔呜呜相戏逐:牧童口中发出的声音与伙伴间的嬉戏声。
    • 梅花乱落自潇洒:梅花随风飘落,潇洒自如。
    • 绝胜豪门调新曲:梅花的自然之美,胜过豪门中的新曲调。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鞭牛为马”比喻牧童的随意与天真。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生命,如“振林木”。
    • 对仗:“烟光匝地”与“春风寒”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句的音乐感。
  •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赞美自然与乡村生活的纯朴之美,表达了诗人对简单、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田园生活的认同与欣赏。

意象分析:

  • 香雾:象征清新自然的气息,寓意春天的来临。
  • 牧童:代表着自由与天真无邪的生活状态。
  • 芦管:象征音乐的清新与自然的和谐。
  • 梅花:象征高洁的品格与洒脱的生活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鞭牛为马”是用来形容什么? A. 牧童的随意
    B. 农田的耕作
    C. 风景的优美

  2. “一声芦管振林木”中的“振”字可以理解为: A. 震动
    B. 振奋
    C. 振荡

  3. 诗中用梅花来象征什么? A. 财富
    B. 高洁与洒脱
    C. 喜庆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 孟浩然
  • 《田园乐》 - 王维

诗词对比

  • 《春晓》:描绘春天的美丽,而《扈隩牧笛》则更加注重田园生活的细节,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扈隩牧笛》更具生活气息。
  • 《田园乐》:同样以田园生活为主题,但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扈隩牧笛》则更注重描绘当下的生活场景和乐趣。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选录多位宋代诗人的作品。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深入解析古代诗词的艺术特点与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