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梁州令
别恨从谁说,暗结愁丝千缕。
多情最是恨无情,缘何自向无情处。
相逢犹怕萦离绪。没计留欢住。
轻如隔院风絮,飞来便欲还飞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和对情感的深思。诗人感叹,分离的痛苦究竟是谁说的呢?内心的愁苦如同细丝般纠结,难以解开。多情的人最恨的便是那些无情的人,缘何自己却偏偏向无情之处去呢?即使相逢,仍旧害怕那萦绕的离愁;没有什么办法能让欢聚停留。轻轻的就像窗外的风中絮片,飞来时便想要再飞去。
注释:
字词注释:
- 别恨:分别时的怨恨。
- 暗结愁丝千缕:在心中暗自结下千丝万缕的忧愁。
- 多情:对情感执着的人。
- 无情:对情感漠然的人。
- 萦离绪:萦绕心头的离愁。
- 欢住:欢聚停留。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愁丝”,可见于古代诗词中常用来比喻烦恼与忧愁的缠绕。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湖帆,生于清代,是一位著名的诗人和画家。其诗词风格清新婉约,情感细腻,常常表达个人的情感与思考。他的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变迁与人们内心的孤独。
创作背景: 《梁州令》创作于一个充满离愁别绪的时代,诗人可能经历了个人的情感波折,或者目睹了周围人之间的情感纠葛,从而激发了对离别与情感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梁州令》的语言优美而含蓄,情感深邃而细腻。诗的开头便用“别恨”引入主题,立刻抓住了读者的心。诗人采用了“暗结愁丝千缕”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内心的忧愁如同千丝万缕般纠缠不清,让人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一种压抑的情感。
接下来的“多情最是恨无情”,则表达了多情者对无情者的无奈与怨恨,突显了情感的复杂性。诗人反思自己为何要向无情之处去,似乎在质问自己的选择,也流露出一种自我反省的态度。
“相逢犹怕萦离绪”一句,传达出即使相聚也难免心中惆怅,因“离”而生的苦楚无时无刻不在。最后两句轻描淡写地写出了离别的无奈,风中的絮片轻盈而不定,正如人生的聚散无常。
整首诗通过自然元素的描写,渗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反映出人们在情感面前的脆弱与无奈。诗人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深刻地揭示了爱情的复杂与苦涩,让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别恨从谁说:表达对离别的怨恨与疑惑,不知怨恨源自何处。
- 暗结愁丝千缕:内心的忧愁如同无形的丝线,纠缠在一起,难以解开。
- 多情最是恨无情:多情的人对无情的态度感到愤恨,反映情感的深刻。
- 缘何自向无情处:自问为何选择无情之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 相逢犹怕萦离绪:即使重逢也难免被离愁缠绕,表达对离别的恐惧。
- 没计留欢住:无计可施,无法让欢聚的时刻停留。
- 轻如隔院风絮:形容离别的无奈,轻盈而自由,随风飘散。
- 飞来便欲还飞去:表达情感的短暂与转瞬即逝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愁丝”比喻内心的忧愁。
- 对仗:诗句间的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风絮被赋予了情感,强调了离别的轻盈与无奈。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离别与情感的纠葛,表达了对多情与无情之间矛盾的思考,以及对短暂欢聚的无奈与哀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愁丝:象征着内心的烦恼与忧愁,反映出情感的复杂。
- 风絮:象征着轻盈与无常,表达人生的聚散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别恨从谁说”意指什么?
- A. 离别的怨恨来自他人
- B. 离别的怨恨来自自己
- C. 离别的怨恨无所谓
- D. 离别的怨恨来自朋友
-
“相逢犹怕萦离绪”中的“萦离绪”指的是什么?
- A. 重逢的喜悦
- B. 离别的痛苦
- C. 友情的深厚
- D. 爱情的甜蜜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 - 屈原
- 《相见欢》 - 李煜
诗词对比:
- 《离骚》与《梁州令》都表现了对离别的深切思考,但《离骚》更侧重于对国家与个人命运的忧虑,而《梁州令》则更加聚焦于个人情感的纠葛。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人吴湖帆研究》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