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乌稽》

时间: 2025-01-22 22:27:31

连峰如黛逐人来,一到频惊暝色催。

坏道沙喧天外雨,崩崖石走地中雷。

千年冰雪晴还湿,万木云霾午未开。

明发前林更巉绝,侧身修坂倍生哀。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连峰如黛逐人来,一到频惊暝色催。
坏道沙喧天外雨,崩崖石走地中雷。
千年冰雪晴还湿,万木云霾午未开。
明发前林更巉绝,侧身修坂倍生哀。

白话文翻译:

连绵的山峰如同黛色的画卷,迎着人们而来。一到黄昏时分,常常让人惊讶于天色的催促。
坍塌的道路上沙土飞扬,远处的雨水滂沱;崩塌的悬崖如同从天而降的雷声。
千年的冰雪在晴天依旧湿润,万树在云雾中午时未能绽放。
前方的树林愈发显得巉峭,侧身攀登山坡倍感悲伤。

注释:

  • 连峰如黛:形容山峰青黑色,像是涂了黛色的妆。
  • 暝色催:暗指黄昏时分,夜色逐渐来临。
  • 坏道沙喧:形容因雨水使得道路破坏,沙石飞扬的景象。
  • 崩崖石走:形容崖壁崩塌时,石块滚落的声音如雷。
  • 千年冰雪:千年的冰雪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依然湿润,反映自然的持久。
  • 万木云霾:万树在云雾笼罩下,象征着阴霾和压抑。
  • 明发前林:指前方的树林更显巉峭,暗示前路艰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兆骞,清代诗人,生于福建,工诗词,擅长山水田园题材。他的诗风常以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著称,擅长通过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

《小乌稽》创作于吴兆骞游历山川之际,诗中所描绘的险峻山川和自然景象,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小乌稽》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抒发个人情感的优秀古诗。诗的首句“连峰如黛逐人来”以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连绵山峰的美丽,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诗人在描绘山川之美的同时,情感的流露也逐渐显露出来。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由美景引入黄昏的急促,表达了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一到频惊暝色催”表现出黄昏时分的匆忙与忧虑,似乎在提醒人们时光的无情。同时,接下来的两句通过描绘自然灾害的景象,表现出自然的威力与人类的渺小。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千年冰雪晴还湿”与“万木云霾午未开”相互对比,表现出一种沉闷的气氛,似乎在反映诗人内心的压抑与无奈。而最后两句则通过“明发前林更巉绝”与“侧身修坂倍生哀”展现了攀登的艰辛与对未来的迷茫,情感愈加深沉。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深刻地揭示了人对自然与时间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独特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连峰如黛逐人来:描绘连绵的山峰,像黛色的画卷,令人向往。
  • 一到频惊暝色催:黄昏来临时,常常让人感到急迫。
  • 坏道沙喧天外雨:道路损坏,沙土飞扬,远处正下着大雨。
  • 崩崖石走地中雷:崖壁崩塌,石块滚落,发出震耳的声音。
  • 千年冰雪晴还湿:千年的冰雪在阳光下依旧湿润,象征自然的持久。
  • 万木云霾午未开:万树在云雾下,午时也未能舒展,寓意压抑的心情。
  • 明发前林更巉绝:前方的树林显得更加险峻,暗示前路艰辛。
  • 侧身修坂倍生哀:在攀登的过程中,愈感哀伤,情感愈加沉重。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连峰如黛”比喻山峰的颜色,生动形象。
  • 拟人:如“天外雨”给雨水赋予了生命,增强了画面感。
  • 对仗:整首诗中多处使用对仗,使得诗句更加协调。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自然与人生的关系展开,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以及对自然景象的深刻观察与思考,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矛盾。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连峰:象征着自然的壮丽与永恒。
  • 暝色:暗示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 冰雪:象征着时间的积淀和生命的无奈。
  • 云霾:代表着内心的压抑与挣扎。
  • 巉绝:象征着人生旅途的艰难与险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连峰如黛”是比喻什么?

    • A. 高山的颜色
    • B. 夕阳的颜色
    • C. 水的波纹
  2. “千年冰雪晴还湿”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时间的感慨
    • B. 对自然的热爱
    • C. 对朋友的思念
  3. 诗中提到的“坏道”是指什么?

    • A. 人生道路的艰辛
    • B. 自然灾害造成的破坏
    • C. 心理上的困扰

答案: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庐山谣》同样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但更侧重于豪放的情感表达;而吴兆骞的《小乌稽》则更注重细腻的内心感受。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赏析》
  • 《吴兆骞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