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西山兰若二十韵》
时间: 2025-01-11 05:42:2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游西山兰若二十韵
作者:吴兆骞 〔清代〕
四禅分浩劫,双树启香津。
地涌龙沙古,宫开鹿苑新。
宝铃流塞雨,金刹照边春。
窈窕丹栌合,崚嶒碧嶂邻。
下堂钟送客,归院树迎人。
仙梵消兵气,天花洒战尘。
瀑泉喧月晓,山磬静霜晨。
咒食闻禽下,翻经见虎驯。
果肥风破甲,松劲雪生鳞。
座儗逢师子,林应集雁臣。
南宗坛卓锡,西竺字函银。
香散冰天畔,僧归沙海滨。
啸声疑药老,碑制想王巾。
共道城为化,谁怜里是贫。
白诧徒仿佛,皂帽自逡巡。
已昧生还日,空悲老去身。
神人宁梦汉,逐客未归秦。
涕泪瞻慈像,皈依请梵轮。
祇林谁抖擞,朔野此沈沦。
何日吴中寺,长斋礼应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西山兰若的宁静与美丽,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宗教的思考。诗中提到四禅的清净与双树的香气,象征着宁静的心境。龙沙的古老与鹿苑的新景相对比,展现了历史与现代的交融。宝铃声如雨流淌,金色的寺庙在春日中熠熠生辉。诗人感受到自然的美好,山川的宁静,以及人间的离别和相聚,最终流露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与感慨。
注释
- 四禅:指佛教的四种禅定状态。
- 龙沙:古老的地方,代表历史。
- 鹿苑:新建的地方,象征现代。
- 宝铃:寺庙中的铃声,代表灵性与宁静。
- 南宗、南宗坛:指南宗禅宗,强调心性与实修。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吴兆骞,清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表现自然美与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吴兆骞在游览西山兰若时的即兴创作,反映了他对自然与宗教的思考,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与超脱的追求。
诗歌鉴赏
《游西山兰若二十韵》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哲思,展现了一个理想化的宗教空间。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宝铃流塞雨”、“金刹照边春”,通过这些细腻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幽静、和谐的氛围。诗人通过对西山兰若的游历,表现了对世俗生活的超脱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体现了清代士人的一种精神追求。
在意象上,诗中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还融入了宗教符号,表现了人与自然、人与宗教之间的和谐关系。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淡泊明志,诗人既有对世俗的观察,也有对精神世界的向往,体现了一种超越世俗的智慧和洒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四禅分浩劫:四种禅定状态使人远离世间的灾难。
- 双树启香津:两棵树木散发出香气,寓意宁静与和谐。
- 地涌龙沙古:大地上古老的龙沙涌现,象征历史的厚重。
- 宫开鹿苑新:新的鹿苑与古老的宫殿形成对比,代表着时间的流逝。
- 宝铃流塞雨:寺庙的铃声如雨水般流淌,营造出一种灵动的氛围。
- 金刹照边春:金色的寺庙在春光中闪耀,象征着希望与新生。
- 下堂钟送客:寺庙的钟声送走访客,表现出一种人与自然的交融。
- 归院树迎人:归来的树木迎接人们,象征着归属感。
- 仙梵消兵气:仙人的梵音消除战争的气息,表现出宗教的力量。
- 天花洒战尘:花瓣洒落,象征着战斗的尘埃消散。
- 瀑泉喧月晓:瀑布在晨光下喧闹,展现出自然的生机。
- 山磬静霜晨:山间的磬声在霜晨静谧,表现出宁静的美。
- 咒食闻禽下:咒语与禽鸟相伴,表现出宗教的神秘。
- 翻经见虎驯:翻阅经书时见到驯服的老虎,寓意驯服内心的野性。
- 果肥风破甲:果实丰盈,风破开坚硬的外壳,象征丰收与努力。
- 松劲雪生鳞:松树坚韧,雪中生出鱼鳞,象征生命的顽强。
- 座儗逢师子:坐在师子旁,象征智慧与勇气。
- 林应集雁臣:树林中聚集着归来的大雁,象征团圆与归属。
- 南宗坛卓锡:南宗的坛上高耸,象征着宗教的力量。
- 西竺字函银:西竺的文字如银,象征文化的珍贵。
- 香散冰天畔:香气弥散于冰天雪地,表现出一种超然境界。
- 僧归沙海滨:僧人回到沙海边,象征归隐与平和。
- 啸声疑药老:啸声如同老药师,表现出智慧的传承。
- 碑制想王巾:碑文让人想起古代王者的巾帕,体现出历史的厚重。
- 共道城为化:人们共同谈论城市的变化,象征时代的变迁。
- 谁怜里是贫:谁能怜悯那些生活贫困的人,表现出对社会的关怀。
- 白诧徒仿佛:白色的物体让人感到仿佛,表现出梦幻的感觉。
- 皂帽自逡巡:黑色的帽子在游荡,象征着流浪与无根。
- 已昧生还日:已经遗失了重生的日子,表现出对生命的思考。
- 空悲老去身:空虚地悲伤着年老的身体,表现出对时光的无奈。
- 神人宁梦汉:神仙与人们的梦境交织,表现出对历史的回望。
- 逐客未归秦:追逐的客人未能归来,表现出对故土的思念。
- 涕泪瞻慈像:泪水流淌,凝视着慈悲的像,表现出虔诚与敬仰。
- 皈依请梵轮:皈依宗教,祈请法轮转动,表现出对信仰的追求。
- 祇林谁抖擞:谁能在祇林中振作,表现出对精神的渴望。
- 朔野此沈沦:在北方的野外沉沦,表现出对未来的迷茫。
- 何日吴中寺,长斋礼应真:何时能在吴中寺中长斋礼佛,表达了对信仰的坚定与向往。
修辞手法:
本诗运用了对偶、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和表现力。对偶使得句子富有节奏感,拟人化的表达则使得自然景象更具生命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对自然、宗教和人生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和内心世界的向往,体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精神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禅:象征宁静与智慧。
- 香:代表灵性与和谐。
- 寺庙:象征宗教信仰与灵魂归宿。
- 风、雪、泉:自然元素表现生命的活力。
- 虎、松、雁:生物象征力量、坚韧与归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四禅”是指什么?
A. 四种乐器
B. 四种禅定状态
C. 四种饮品
D. 四种颜色 -
诗中“香散冰天畔”表达了什么意象?
A. 生命的结束
B. 和谐与宁静
C. 冷漠与孤独
D. 战斗与纷争 -
“南宗坛卓锡”中的“南宗”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南宗禅宗
C. 一种饮食
D. 南方的宗教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
- 杜甫《春望》:反映战乱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诗词对比:
对比吴兆骞与王维的作品,两者都善于描绘自然,但吴兆骞更强调宗教与哲学思考,而王维则更多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的和谐美。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