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宗庙歌十二首 其一 皇夏》
时间: 2025-01-27 03:33:0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肃肃清庙,岩岩寝门。
欹器防满,金人戒言。
应朄悬鼓,崇牙树羽。
阶变升歌,庭纷象舞。
闲安象设,缉熙清奠。
春鲔初登,新萍先荐。
僾然入室,俨乎在位。
凄怆履之,非寒之谓。
白话文翻译:
肃静的庙宇,岩石般的寝门。
器物倾斜满载,金人警惕言语。
鼓声应和着空灵的气息,崇高的牙树装点羽毛。
阶梯上升传来歌声,庭院中形象纷飞舞动。
安静地布置,清净地祭奠。
春天的鲔鱼初次登场,新鲜的萍菜先行荐奉。
安详地走入室内,端庄地在位上坐着。
凄凉地走过,非但因寒冷而已。
注释:
- 肃肃:形容安静、宁静的样子。
- 岩岩:形容坚固、稳重的样子。
- 欹器:倾斜的器物,这里可能指祭祀的器具。
- 金人:金制的神像或代表神明的人物。
- 应朄:声响与气氛的和谐。
- 阶变升歌:从阶梯上升起的歌声,指祭祀时的歌唱。
- 闲安象设:安静而有序地布置祭品。
- 缉熙清奠:整理、清理祭奠的过程。
- 春鲔:春季的鲜鱼,象征新鲜的祭品。
- 僾然:安稳地走入。
- 凄怆:悲伤而渺茫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庾信,字子山,号孟云,南北朝时期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生于南朝齐,卒于北周,长期在南北朝的政治动荡中生活。庾信以其精致的诗风和深邃的哲理见长,尤其擅长描写自然和人生感慨。
创作背景:
《周宗庙歌》系列诗作是庾信为周朝宗庙所作,诗中充满了对宗教仪式的描写,体现了对祖先和历史的尊敬。创作时,庾信所处的社会动荡和文化变迁,使得他对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反思。
诗歌鉴赏:
《周宗庙歌》第一首《皇夏》通过严谨的结构和凝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肃穆的宗庙场景,表达了对祖先和传统文化的崇敬。诗的开头以“肃肃清庙,岩岩寝门”描绘了庙宇的安静与庄重,给人以宁静而神圣的感受。接下来,借助“欹器防满,金人戒言”进一步强调了祭祀的严谨和神圣,金人作为神灵的象征,警惕着言语的轻浮,体现了古代祭祀中对神明的恭敬。
整首诗中,通过“应朄悬鼓,崇牙树羽”描绘了祭祀时的乐器声与装饰,诗人巧妙地运用了音乐和视觉的结合,使得读者仿佛能感受到祭祀现场的热烈气氛。而“闲安象设,缉熙清奠”则转向了祭祀的安静与庄重,强调了对先祖的尊重。
最后两句“僾然入室,俨乎在位”与“凄怆履之,非寒之谓”,不仅展现了祭祀后的宁静,也反映了对历史的沉思与对生命的感慨。整首诗通过对宗庙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敬畏的情感,既是对传统文化的礼赞,也是在动荡时代对安稳与和谐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肃肃清庙,岩岩寝门:描绘庙宇的宁静与坚固,给人一种庄严神圣的印象。
- 欹器防满,金人戒言:祭品与神像的描绘,传达出祭祀的严格与神圣气氛。
- 应朄悬鼓,崇牙树羽:乐器的声响与装饰,展现祭祀的热烈场景。
- 阶变升歌,庭纷象舞:歌声与舞蹈交织,描绘出一种生动的仪式感。
- 闲安象设,缉熙清奠:祭奠过程中的安静与庄重,体现对先祖的尊重。
- 春鲔初登,新萍先荐:春天的到来象征新生,祭品的新鲜象征着对生命的敬畏。
- 僾然入室,俨乎在位:描述祭祀后的安静状态,体现一种庄重。
- 凄怆履之,非寒之谓:表达对生命的感慨和对历史的思考。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词句,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 比喻:通过“金人戒言”等比喻手法,增加了诗的意象深度。
- 拟人:诸如“春鲔初登”,赋予自然现象以人的特征,使情感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宗庙的祭祀场景,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对历史的反思,同时也体现了对安稳生活的渴望,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清庙:象征着神圣与宁静。
- 金人:代表神灵,体现对神明的敬仰。
- 鼓声:象征着仪式的热烈与庄重。
- 春鲔:象征着新生与希望。
- 足迹:暗示着历史的延续与人们的回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肃肃清庙”中的“肃肃”是指什么?
- A. 热闹
- B. 安静
- C. 忙碌
- D. 明亮
-
“金人戒言”中的“金人”指的是?
- A. 人物
- B. 神像
- C. 祭品
- D. 武器
-
诗歌表达了对历史的什么情感?
- A. 忽视
- B. 怀念
- C. 质疑
- D. 否定
答案:
- B. 安静
- B. 神像
- B. 怀念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 杜甫的《登高》与庾信的《皇夏》同样探讨了对历史与生命的思考,但杜甫的作品更多地融入了个人的苦闷与社会的忧虑,而庾信则侧重于对传统文化的赞美与敬仰。
参考资料:
- 《南北朝诗歌选》
- 《庾信诗文集》
- 《古代祭祀文化研究》